当前位置:100EC>数字零售>【电商快评】4.18电商价格战落幕 五一大促在即
【电商快评】4.18电商价格战落幕 五一大促在即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4日 09:15:03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4.18”:年后首个电商价格战落幕“五一节”大促在即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评“4.18”电商“价格战”

  一、事件概述

  继“3. 8”吃喝玩乐的生活服务消费大促日仅仅过去一个多月,苏宁电器宣布从4月18日起线上线下双线联动,提前启动五一大促之前;紧随其后,易迅网发起了“一挑三”的“实时比价行动”,当当网、1号店等电商也都相继宣布在4月19日前后展开促销。

  我们跟踪发现:京东、苏宁易购、聚美优品、国美在线、唯品会、当当网等各大主流电商纷纷锁定“4.18”当日掀起大促风暴,提前打响价格战,新一轮电商“逐鹿”再度上演。

  二、相关数据

  据《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显示,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www.100ec.cn/zt/315/ ) 监测,2013年通过在线递交、电话、邮件、即时通讯等多种形式,共接到全国各地用户的电子商务投诉近97350起,同比增长4.0%。

  此外该报告显示,根据对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亚马逊中国、当当网、唯品会、1号店、银泰网、聚美优品、易迅网、凡客诚品等主流电商的监测,得出一个“规律”:电商促销后的一周左右时间,是用户投诉最为“密集期”。

  三、分析师观点

   为了更全面剖析电商价格战背后的原因,以及可能涉及的相关用户权益保障和法律问题,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特约研究员律师发表本点评(更多分析师点评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i100EC),供业界参考。

  针对此次事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分析师认为:

   观点1:“4.18”时间节点佳,庞大流量集聚

  4月18日是星期五,正好赶在工作日的尾巴、周末假期的开始,时间结点选择最佳,吸引网购上班族的眼球,有更多闲暇的时间、充分的精力关注,为电商“4.18”价格战引入庞大流量。

   观点2:季节更替,电商“造节”满足消费需求

  “4.18”时间点正值春、夏两季更替,社会“夏消品”需求随之增长,电商抓住时机造节,满足了社会消费需求。

   观点3:“3.8”大战后持续回血,“5.1”争战前亟待操练

  “3.8”大促已过去一个多月,电商持续回血中。但“5.1”大战时点还未来临,各主流电商跃跃欲试,亟待一场短兵相接的操练,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4.18”,可以说是主流电商争夺网购市场份额的一个小型演练。

   观点4:电商提前作战,对线下实体形成冲击

   苏宁此次提前促销,可谓抢占先机,也使电商促销活动朝着更高效方向发展。面对即将到来的“五一节”,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线上线下纷纷摩肩擦掌,电商企业们纷纷提前准备,除苏宁之外京东、当当网、易迅、唯品会等加入其中,拉长战线,与同行业竞争之外,也将对线下实体形成冲击。

   针对此次事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辽宁亚太律师事务所董毅智律师认为:

   ——低价依然是消费者的基本诉求

   本次“4.18”价格战天猫和京东都未参与,也许是有了去年815电商大战的前车之鉴,三家不愿再重蹈覆辙,在高调宣战后,引来骂声一片。在以往的价格战中,或是京东首先发难,或者苏宁易购前言在线,然后才是其他商家跟风,进而引的整个电商行业水起风生,久而久之,给外界的印象似乎是首先发起叫板就是行业的老大。

   一个巴掌拍不响,没有京东这个重要角色的参与,这场戏份定会少了几份看点。不过“苏美”这两个冤家老对头,在线下较量后,开始线上再续战火情。

  价格战只是电商的手段,最终目的还是通过价格战来,吸引消费者,从而增加流量。不过,价格竞争又是不可回避的,在当下的电子商务竞争中,低价依然是消费者的基本诉求。

   针对此次事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与权益部姚建芳助理分析师认为:

  网购大促最终应该商家与消费者双赢,然而,电商促销战中不乏有些商家打着“低价促销”的幌子绑架用户,实际上确是虚标原价,更有部分钓鱼网站浑水摸鱼,给消费者造成了经济损失。

  此外,还大大影响了整个市场的和谐,也给用户带来了“凡是促销都有猫腻”的定性。因此,我们呼吁更诚信的促销,更优良的服务。

  因此,我们建议广大网购用户谨慎对待电商促销战,理性下单消费:

   第一,比价购物,警惕商家虚标原价。提前锁定所需购买商品,记录商品的正常销售价格,同时在促销期间也要充分利用一淘网、如意淘、优惠购、比购宝(boogle.cn)等购物比价工具,选择价格最实惠的商家下单。

   第二,保留购物凭证,维护正当利益。务必保留下单截图、订单确认信息等有效的购物凭证,以免因商家系统、库存等问题造成的订单不成立,进行有效维权。

   第三,详细咨询,确保售后服务。仔细阅读促销规则,查看所购买商品是否参与促销活动,提前咨询客服人员,了解商品的库存情况、配件、安装、运输、售后服务等详细情况。

   第四,理性消费,切勿盲目下单。提前列好购物清单,对不需要的商品不要过多停留,以免由于价格诱惑而盲目下单,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第五,擦亮眼睛,谨防钓鱼网站。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今的欺诈网站很多已经摆脱了粗糙的页面设置,在整体设计上酷似很多知名网站。因此,消费者需看清域名、备案、营业执照等信息。此外,不要随意点击弹窗窗口和不明连接。

  四、关于我们

  联系分析师

  莫岱青分析师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

  •TEL:0571-88228186

  •QQ:2350313153

  •E-mail:mdq1@netsun.com

  •专栏:www.100ec.cn/zt/fxs/

  •微信公众账号:i100EC

  姚建芳助理分析师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与权益部

  •TEL:0571-87397953

  •QQ:2807872373

  •E-mail:yjf8936@netsun.com

  •专栏:www.100ec.cn/zt/fxs/

  •微信公众账号:i100EC

   董毅智律师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辽宁亚太律师事务所律师

  ·研究领域:重点研究关注企业投资金融、电子商务、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于评估等

  ·专栏:www.100ec.cn/detail_man--337.html

  ·E-mail:109215871@qq.com

  ·TEL:0411-39588260

  ·手机:138 8955 0957

  发布机构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China e-Business Research Center),于2006年底在“中国电子商务之都”杭州创办,是我国最早创办、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以研究、传播与服务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中小企业应用为己任的第三方行业研究、服务机构。

  中心下属官方网站www.100EC.cn,也是目前国内访问量最大、用户质量最高、网站内容最全面与专业的电子商务产业链综合性大型门户网站。

  相关链接

   ·中国电子商务用户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www.100ec.cn/zt/315/ 

   ·电商315“曝光台”www.100ec.cn/zt/315_qy/

   ·中国电子商务法律求助服务平台www.100ec.cn/zt/flpt/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www.100ec.cn/zt/fxs/    

   ·中国电子商务数据中心www.100ec.cn/zt/data/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库www.100ec.cn/zt/expert

   ·中国网络零售网www.100ec.cn/zt/B2C/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报告www.100EC.cn/zt/baogao.htm (免费下载)

  》》第一时间获取电商要闻/评论/数据/报告/会议/信息图/实战干货,请关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微信公众账号:i100EC

  》》第一时间获取用户投诉维权信息/电商法律案例/评论/数据/报告/信息图,请关注国内首个网购维权微信公众账号:DSWQ315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