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11月28日消息,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上鲜”)近期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其招股书揭示了公司在业务转型过程中的财务表现与潜在风险。尽管公司营收在2023财年出现波动,但2024财年及2025年首八个月的数据显示其业务结构调整后的韧性,同时多项财务指标也反映出供应链依赖与现金流压力。
营收波动与业务结构单一化
据网经社产业电商台(B2B.100EC.CN)获悉,2021年至2023财年,海上鲜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98亿元、14.27亿元和9.14亿元,2023年同比下滑36%。这一波动主要源于海鲜销售业务的调整:2023年海鲜销售收入降至7.58亿元,较2022年的8.87亿元减少14.54%,而燃油销售业务收入同期从4.96亿元锐减至1.17亿元,占比从34.8%降至12.8%。至2025年首八个月,公司营收为5.79亿元,同比微降7.6%,但海鲜自营业务占比进一步升至88.6%,业务集中度持续攀升。
盈利能力改善背后的依赖因素
2024财年,海上鲜净利润录得4386.5万元,同比增长22.6%。2025年首八个月,经调整纯利达4520万元,同比激增897.5%,但利润增长高度依赖非经常性收益:同期政府补助1050万元,占经调整纯利的23.2%。毛利率方面,2023财年综合毛利率为7.9%,但核心的海鲜自营业务毛利率仅2.4%,2025年首八个月仍处于0.7%的低位,反映其采购成本高企与定价能力薄弱。
现金流与运营风险凸显
公司持续面临经营活动现金流压力,2022财年及2023财年分别录得负现金流1510万元和2227万元。尽管2024财年现金流短暂转正,但2025年首八个月再度恶化至-8163万元,期末现金储备较年初锐减73.2%。同时,存货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18天延长至2025年首八个月的180天,贸易应收款项从2021年的1592万元增至2023年的6106万元,资金周转效率下滑。
募资用途与行业前景
海上鲜计划将IPO所募资金用于奉化数字渔港项目一期、扩展销售网络(如在深圳、成都设点)、战略性投资及偿还银行借款。行业层面,中国数字化冷冻海产贸易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的139亿元增至2027年的3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4%,但当前数字化渗透率仅3.8%,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小结
海上鲜通过向海鲜自营模式的转型稳住了基本盘,但业务结构单一化、低毛利率、现金流压力及客户集中度(2025年首八个月前五大客户占比60.3%)等风险仍需投资者关注。其港股IPO能否借助行业增长契机化解运营挑战,尚待市场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