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浅析:互联网金融“众”说众筹模式
浅析:互联网金融“众”说众筹模式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8日 10:02:30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10月26日,第十届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进入了第二天的课程。先锋网CEO盛佳、走秀网执行董事黄劲等嘉宾与学员们共同探讨了互联网金融的众筹模式,并且从自身的经历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解析。

  话说众筹

  互联网金融模式已经成为当今金融领域较为有热度的名词之一,究竟什么是众筹模式?盛佳首先做了解读,用他的话说,“做一件事有的出钱,有的出力,出力的叫众包,出钱的就是众筹”。

  互联网金融当前存在P2P与众筹两种模式。盛佳认为,众筹模式可谓由来已久,古今中外,无论是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还是中国古代捐钱建寺庙,都是众筹的典型例子,现代众筹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众筹重视“参与感”以及精神层面的需求,具有羊群效应,“明星企业往往不缺钱,但是投资方反而更多,这就是羊群效应”,盛佳说到,“项目的参与者对于结果往往过于乐观,75%项目往往不能按时完成。”

  关于众筹的特点,黄劲先生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总结。他认为,众筹的特点可以从是否为股权众筹两个维度进行总结,非股权式众筹的特征类雷同于盛佳的说法,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金供给分布高度倾斜,羊群效应以及出资人和项目方往往过于乐观,黄劲说“众筹模式的发展存在一个V字形规律,前5%的资金往往很难募集;而股权众筹模式的主要特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投资者因为投入的金额有限,没有动力,或者没有能力对项目开展充分的尽职调查,另一方面还在于对于股权众筹的法律限制。”

  目前按照回馈方式,众筹可以分为捐赠模式、奖励模式、股权模式(类似于风投,基本所有的创投都可以归类于此,如果做到极致,也就是交易所)、债权模式(类似于p2p),“其中,奖励模式是最容易接受、最普遍的模式,很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黄劲介绍到。

  众筹的基础

  互联网金融众筹模式来源于一定的基础,主要分为互联网基础和经济基础。互联网信息获取和处理成本极低,并且打破了地理界限,降低了中小企业的风险,为以微小的资金参与高风险项目提供可能,还可以高效地将项目方与投资方进行合理匹配,互联网的这些特点都为众筹模式奠定了基础。众筹的经济基础主要在于三方面,众筹可以通过高度分散透明的互联网集资方式,来降低项目筹资方的资金成本,也可以让更广大的投资者获得投资高回报项目,参与新产品创新的机会,让平台方获得中介费收益。

  众筹与P2P的区别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两种模式,P2P与众筹模式不仅面对的问题不一样,而且承担的风险也有很大不同。盛佳介绍到,“P2P模式,通俗的来讲,来往是通过金钱交易,而众筹模式则主要是通过支付与奖励”,具体到面对的问题,拿众筹模式来说,捐赠模式和奖励模式面对的法律问题较少。

  JOBS法案对众筹模式的影响

  谈到众筹模式,不得不提到JOBS法案。10月23日以来,JOBS法案的通过在金融界引起强烈反响。盛佳认为,受JOBS法案影响较大的是股权众筹,该法案致力于放松创业企业进入公众资本市场的条件,本质在于防范风险,无论是对于创业者还是投资者,都影响巨大。对创业者来说,创业企业可以不通过交易所融资,使得股份模式众筹合法化,从而可以帮助企业成长;对于对投资者的而言,成本认购相对交易机构来说成本更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投资初创企业。但是我们一定要冷静的思考一些问题,盛佳强调:“法案为什么通过?是否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暂时的政策放开,是否会造成过度投资的问题?”值得大家思考。

  众筹模式在中国的发展

  盛佳从规避非法集资法律风险、突破商业模式、投资者、创意者等方面,分析了众筹模式的发展。他认为,众筹模式的发展需要面对的首要挑战就是:如何让众筹的过程更有趣,增强参与感。“小米为什么能够成功呢?就在于立足于用户的参与感,与用户建立深层次的互动。”盛佳举例说。

  为了更好的为投资者提供保障,我们需要规避创意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降低项目执行中的风险,同时要引入保障机制。而对于创意者来说,我们要提供更大的平台,发现更多优秀创意者,让创意产生价值,扶持优秀创意,同时对创意者提供引导语培训的思考。(来源:创业邦 编选:网经社)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