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摘要: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新金融观察》采访时表示现在不少电商平臺,为了吸引用户,往往借助平臺自身的强硬“话语权”,屡屡要求入驻卖家购买高价推广费、低价销售,甚至二选一,致使现有相当部分卖家处于亏本、保本持平、微利的“艰难生存”状态。这样的明争暗斗,在零售行业屡见不鲜。这很难真正说清其中的谁是谁非,但是给商家和消费者造成的负担和困惑在所难免。商家与平台之间合作是打开销路的前提,希望双方能营造一种良好的销售环境。
以下为该报道原文全文:《618强行促销品牌商抗议》。
618购物节已落下帷幕,然而伴随着阿里、京东忙着晒出成绩单狂欢的,并不都是令人愉悦的事,一些品牌商开始发声控诉平臺实施促销绑架。
A股入摩3大方面将改变
曹德旺难题触动谁的神经
知名民企遭遇排查中国企业海外併购何往决裂
又一年“猫狗大战”开始,阿里巴巴和京东两家电商平臺再次开打,有人狂欢,有人受伤。
平臺公布的资料显示,在6月1日-6月18日,京东商城累计下单金额达1199亿元(人民币,以下同),累计卖出商品超过7亿件。天猫6月18日5分钟卖出200吨奶粉,7分钟卖出2000万片纸尿裤,开场一小时,天猫电器城成交额同比增长近2倍。
在跳动的数字背后,阿里、京东等电商平臺方,迫使品牌商以更低的价格在自己的平臺销售,导致一些品牌商利益受损。
6月18日,女装“淘品牌”裂帛创始人汤大风在微博发布声明称,因6月2日京东锁死裂帛旗舰店包括库存、价格、页面等在内的所有功能,导致商铺出现超卖现象,所以裂帛取消了促销折扣,并申请关闭京东裂帛旗舰店。
但对于裂帛的声明,京东却给出了不同说法。
同日,京东女装在微信公眾号上发布声明称,在京东女装业务部所组织的“京东服装6•18全品类跨店满折”活动中,眾多商家都踊跃报名并通过了资质审核。然而临近6•18大促节点,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包括裂帛在内的极个别商家提出撤出会场、退出活动的要求,并将其京东旗舰店内的同款產品标价大幅提高至远超市场售价。
京东女装认为,由于相关的促销活动已经展开了预热宣传,裂帛这种行为违反了当初报名参加活动的承诺,京东女装业务部要求品牌方向消费者进行价差补偿,但裂帛并不接受这一要求,为此,京东女装部将关闭裂帛京东旗舰店。
裂帛是最早在淘宝起家的“淘品牌”。2016年,阿里巴巴还成立了“协助商家上市办公室”,裂帛服饰向证监会提交了IPO申请,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招股书显示,2015年,裂帛来自淘宝收入占58.49%,来自唯品会收入占36.36%,来自京东收入仅占2.58%。
新金融记者尝试在京东商城搜索栏中搜索“裂帛”关键字,已无法找到相关店铺和產品,裂帛旗舰店退出京东商城的消息被证实。
对于消费者此前可能在京东裂帛官方旗舰店上购买商品的情形,京东女装表示,对于目前尚未履约的订单,京东服饰将会保障消费者权益,妥善处理。
选择
裂帛并不是唯一选择退出京东的品牌。
6月19日晚间,女装品牌七格格在官方微博中表示,商家应该有参加活动和不参加活动的自由,也应该有维护自己定价体系的权力。七格格从6月19日开始,退出京东平臺。
登录京东商城发现,目前七格格官方旗舰店中的商品已经显示无货。但通过京东商城搜索“七格格”关键字,可以看到还有部分“七格格自营女装”的商品仍在销售。
被“平臺之争”所伤的不只是裂帛、七格格这些“淘品牌”。乐视也高调指责电商平臺杀鸡取卵式的促销行为。“电商平臺强行降价,已经引发恶性竞争。我们看到,一些企业面对成本压力,甚至採用低配、低质的產品参加电商节,损害用户利益。”乐视在声明中称。但是乐视在不点名指责后,又特意声明与京东合作良好,暗指天猫。
实际上,整个6•18活动期间,京东与天猫的暗战一直在延续。
在6月6日上午,包括哥弟、鄂尔多斯、lily商务时装、伊芙丽、初语等眾多服饰品牌在微博上发文声讨京东称后者在未经品牌同意情况下,强行将品牌拉入活动会场,参加其指定的促销活动。对于要求退出会场的品牌,京东强制锁死后臺,导致商家无法对自己店铺进行任何操作。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商家表示,此次事情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有平臺逼着商家“二选一”。但锁定商家后臺很容易导致商品超卖,需要每天频繁跑系统后臺来修改库存量,也非常不利于平臺订单的管理。平臺之间的“选边站”闹剧,最终伤害的,还是商家和消费者。
话语权
早在2015年,工商总局就专门针对“双11”“双12”等电商大促发布《网路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规定电商平臺不得限制商家参与其他平臺的促销活动。
“根本上是两家平臺的利益衝突。”网经社曹磊认为,现在不少电商平臺,为了吸引用户,往往借助平臺自身的强硬“话语权”,屡屡要求入驻卖家购买高价推广费、低价销售,甚至二选一,致使现有相当部分卖家处于亏本、保本持平、微利的“艰难生存”状态。这样的明争暗斗,在零售行业屡见不鲜。这很难真正说清其中的谁是谁非,但是给商家和消费者造成的负担和困惑在所难免。商家与平臺之间合作是打开销路的前提,希望双方能营造一种良好的销售环境。
在电商战略分析师李成东看来,今年的6•18之所以竞争如此激烈,背后有着京东、天猫两大电商平臺在各自优势战场互相渗透的原因存在。“阿里和京东打架,在二选一之后,各有胜负的品类。”李成东称,服饰家居品类原本是天猫的优势,但随着京东快消品和生鲜全面崛起,女性用户拉动效果明显,也极大衝击了天猫的阵地。但从长远来看,阿里和京东也都将是这种“二选一”战争的输家。阿里京东打架,会在有一定程度上迫使品牌商加速自身的第三方管道建设,尤其是做好微信平臺,不然年年夹在中间要受伤两次。
在后价格战时代,精耕细作应成为电商造节最主要的方式,粗暴与快速的电商造节将成过去时。也许到“双11”时,电商巨头们就该思考下新的玩法了。(来源:新金融观察;文/王晓东,王雅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