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媒体评论>曹磊:需多维度抑制电商行业“刷单”现象
曹磊:需多维度抑制电商行业“刷单”现象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2日 08:54:01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预售、秒杀、抢购……每逢电商大促,剁手党疯狂下单掀起网络狂欢的同时,网络诚信也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各家电商平台的流量战打得也是如火如荼,交易量、商品评价、信用评价等指标对电商平台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因为他们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方向和决策。而就在今年618大戏刚刚落幕,有些品牌卖家却对同行友商的“刷单行为”苦不堪言。

恰逢6月19日,我国第一部电商领域综合性法律《电子商务法(草案)》第三次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而早在去年底草案二审稿中还针对电商平台愈演愈烈的“刷单”特地增加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假宣传、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侵害消费者知情权。

6月19日,京东平台公布618终极战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24时,华为旗下互联网品牌手机“荣耀”获6月1日-18日手机品类累计销售冠军,6月18日手机品类单日销量冠军。

然而,截至6月18日22点06分,荣耀在京东平台618所有自营可售手机已全部售罄,之后其销量也被另一互联网品牌手机——“小米”赶超。根据京东的系统规则,每天24:00销售活动截止,就会清算6小时内不付款和退单用户并且从榜单中剔除。也就是说,在18日24点前小米成功刷到了榜单,但仅是形式刷单并未付款。

最终导致19日清晨6点18分的本场商战剧情发生“惊天反转”,在京东平台剔除前一天尚未付款的订单后,荣耀手机重回销量榜榜首。这就产生了小米在本次京东“6.18”大促活动中涉嫌“刷单”的疑问。对于小米本次是否存在“刷单抢榜”行为,小米和京东方面均“三缄其口”。

1527852680393110.jpg

对此焦点事件,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应一分为二来看,若小米此次涉嫌“刷单”事实成立,应分两种情形加以区分:

第一,如果是公司层面行为,则难免给外界有通过获得所谓“618销量第一”,来粉饰市场占有率、推动业绩,进而增强投资者信心的“嫌疑”,进而为提升“小米”最近已经下调多达两三百亿美元的估值意图,加快推动IPO进程“埋下伏笔”。

第二,也有可能是“小米”内部员工“个人行为”,小米京东店铺的主管是出于同业竞争压力所逼和内部KPI考核需要,而发动“水军”刷单粉饰业绩。但不管何种情况,网络刷单的愈演愈烈,不仅降低了品牌商家自身的社会公众形象,伤害到了电商平台的声誉,也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曹磊认为,“刷单”行为在国内根深蒂固、利益盘根错节,任何人、任何公司都无法凭借任何一方一己之力根除。要想抑制“刷单”现象,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解决。

1、政府维度。一直以来,立法滞后和监管空白让电商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我国首部《电子商务法》在通过后或有望填补电子商务领域的诸多法律空白。政府作为市场的调控者,政府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行业的发展。因此,对于“刷单”现象,政府需要首先引起重视,积极出台并落实相关法规政策。只有政府重视了,商家、平台才会积极配合,共同治理。10月31日第二次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我国首部《电子商务法》草案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假宣传、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侵害消费者知情权。这意味着,电子商务经营者“刷单”、“刷信誉”等行为或被禁止。

2、平台维度。电商平台作为“刷单”现象的直接负责方,平台的态度决定了旗下商家的做法。“刷单”现象的出现,是商家为了获取更大的效益。“刷单”现象的屡禁不止,平台难逃其咎。要想解决“刷单”问题,平台层面首先要表明态度,坚决反对。对于商家出现的“刷单”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久而久之“刷单”现象才能逐渐减少。

3、社会机构维度。社会机构作为市场的监督观察者,在抑制“刷单”现象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过社会机构的这一方面的力量,与平台之间相互配合,可以更全面地对“刷单”行为进行监督治理。

详见快评原文全文:《【电商快评】618上演榜首撕逼战 小米涉嫌“刷单抢榜”背后的是与非?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