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5月26日,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公告,拟依法注销万顺叫车在当地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成为近期第四个对该平台采取清退措施的城市。此前,东莞、沈阳、河源三地已相继宣布注销其运营资质,理由涵盖“行政许可被撤销”“未达到合规运营要求”及“许可证到期未延续”等。这一连串监管动作,将这家曾以“共享出行”为口号的网约车平台推至舆论风口浪尖,也折射出行业监管趋严背景下,平台合规化整改的紧迫性。
多城清退背后:合规漏洞成“致命伤”
根据各地交通部门公告,万顺叫车被清退的核心原因直指合规运营短板。东莞市交通运输局指出,该平台“存在多项行政许可被撤销的情形”,但未披露具体细节;沈阳市则明确表示,万顺叫车“未在许可期限内按要求完成整改,持续未达到合规运营条件”;河源市则因“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延续”而终止其资质。
值得注意的是,万顺叫车曾以“合伙人制”模式在三四线城市快速扩张,通过司机缴纳押金、邀请制裂变吸引用户。但这种模式也埋下隐患——部分司机为快速上岗,使用虚假证件注册,导致平台合规率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外,其“线下实体店”战略虽号称解决司机归属感问题,但实际运营中存在加盟店管理混乱、服务标准不统一等争议。
据网经社移动出行台(DCX.100EC.CN)了解到,网约车平台被注销资质通常涉及三大类问题:一是未取得合法经营许可擅自运营;二是运营过程中车辆、司机资质不达标;三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违规行为。万顺叫车在多地折戟,或与其长期存在的“人车双证”合规率不足、数据接入监管平台不完整等问题相关。
行业监管升级:合规化与差异化竞争成生存关键
万顺叫车的困境并非个例。2025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15个城市对网约车平台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打击“无证运营”“低价倾销”“数据造假”等行为。交通运输部新规明确要求,平台需确保“人车双证”100%合规,否则将面临许可证吊销风险。
“合规成本正在重塑行业格局。”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李明表示,中小平台若无法承担技术升级、司机培训、车辆置换等成本,将逐步被市场淘汰。
万顺叫车的接连碰壁,为行业敲响警钟。网约车下半场竞争将聚焦两大核心:一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全流程合规监控,例如滴滴推出的“实时证照核验系统”;二是探索差异化服务,如曹操出行深耕新能源定制车、T3出行布局自动驾驶商业化。
随着监管利剑高悬,网约车行业正告别“野蛮生长”时代。谁能率先补齐合规短板、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谁才能在这场淘汰赛中突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