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5月16日消息,有市场消息称小红书入局外卖,商家主页可以显示带有同城配送或下单预定字样的小程序组件,消费者可通过小程序下单配送到家。已有美食餐饮店、蛋糕甜点店、花店等不同类型的店铺开设带有外卖功能的小程序服务,用户通过商家主页挂着的外卖小程序进入后,选好商品并填写地址,支付后即可等待商品配送到家。对此,接近小红书人士表示,“小红书小程序是小红书提供给商家的开放经营能力,商家和开发者可以通过开发自定义的服务,自行实现所需的功能,与小红书入局外卖无任何关系。”
商家自主运营,小红书否认进军外卖
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针对市场猜测,接近小红书的人士回应称,该功能并非小红书官方布局外卖业务,而是平台为商家提供的开放经营能力。商家或开发者可基于小红书小程序开发自定义服务,实现所需功能,例如预约、同城配送等,但平台本身并未涉足外卖行业。
这一回应意味着,小红书并未像美团、饿了么那样搭建独立的外卖体系,而是通过开放接口,让商家自主运营配送服务,平台仅提供技术支持。
本地生活服务再进一步,但并非直接竞争
近年来,小红书持续加码本地生活服务,从探店种草到团购套餐,再到如今的商家自营外卖小程序,其商业生态逐渐向交易闭环靠拢。不过,与美团、抖音等平台的“中心化”外卖模式不同,小红书更倾向于让商家自主经营,平台仅作为流量入口,而非直接介入配送和交易环节。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轻资产运营:无需自建配送团队,降低投入成本;
商家自主权高:商家可灵活设置配送范围、起送价等规则;
契合社区属性:小红书以“种草”为核心,用户对商家的信任度较高,转化率可能优于传统外卖平台。
但挑战同样存在:
配送效率依赖商家:若商家自行联系第三方配送,可能影响用户体验;
规模有限:目前仅部分商家接入,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用户习惯待培养:消费者是否会在小红书完成外卖消费,仍需市场验证。
本地生活赛道竞争加剧,小红书差异化突围
目前,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已被美团、抖音、阿里等巨头瓜分,小红书若想分一杯羹,必须找到差异化路径。此次商家自营外卖小程序的尝试,更像是平台在“去中心化”模式下的探索,而非正面迎战美团、饿了么。
未来,小红书可能继续强化“内容+交易”的闭环,例如:
加强探店与即时消费的结合:用户在种草后可直接下单,缩短决策路径;
拓展更多本地服务品类:如鲜花、烘焙、生鲜等高频低客单价商品;
与第三方配送合作:若规模扩大,可能引入达达、顺丰同城等配送服务商,提升履约能力。
试水而非正式进军,但本地化商业潜力可期
尽管小红书否认入局外卖,但商家自营配送功能的出现,仍表明平台在本地生活服务上的野心。相较于直接与美团、抖音竞争,小红书更可能走“轻模式”路线,依托社区生态,帮助商家实现私域运营。短期内,这一模式不会对传统外卖格局造成冲击,但长期来看,小红书在本地化商业上的探索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