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篇
|
当前,国内进行跨境电商试点的分国务院牵头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海关总署牵头的“跨境电商试点城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自2015年3月启动开始截至2018年6月共有13个城市获批,海关总署牵头的跨境电商试点城市自2012年12月启动以来,已经拓展至二十多个城市。这些城市依托电子口岸建设机制和平台优势,实现跨境电商企业与口岸管理相关部门的业务协同与数据共享。一些重要的运营平台包括重庆“e点即成”、上海“跨境通”、宁波“跨境购”、杭州“一步达”、郑州“E贸易”等。
两种试点模式均处于探索期,政策多由试点当地政府以自下而上探索,核心目的在于规范行业和提高行政效率。综试区是试点城市的升级版,地位高于试点城市。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敲定了首个杭州综试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16年1月,国务院新设12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分别为:宁波、郑州、天津、上海、重庆、合肥、广州、深圳、成都、大连、青岛、苏州。
【更多】
|
深圳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2017年,深圳跨境电商交易额达491.66亿美元,同比增长21.84%。自2016年获批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后,深圳跨境电商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在深圳海关备案的跨境电商企业近500家,其中包括小红书、京东、菜鸟、大疆科技、大象通讯等一批知名企业。主要进口电商商品种类近10万,主要包括保健品、母婴用品、化妆品等。在出口方面,主要商品有大疆无人机、小米手机、VR眼镜等电子类产品。2017年,深圳关区网购保税进口零售总值达19.2亿元。
截至2016年9月,在深圳跨境电商综试区已落地“直购进口”、“一般出口”、“网购保税进口”、“特殊监管区域出口”等4种模式,满足了跨境电商企业多元化试点需求。同时,深圳在前海湾保税港区试点 “全球中心仓”,通过进出口电商账册与非保税账册、保税账册互联互转,实现“一区多功能、一仓多形态”,从而减少仓储和物流成本。
【更多】
|
广州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据海关统计,2017年,广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9714.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13.7%,其中,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额达227.7亿元,增长55.1%。具体来看,广州海关打造了以南沙保税港区、白云机场综保区为核心区域的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推出零售进口申报清单修撤单流程简化、商品入区单自动化审核、物流辅助系统对接跨境系统、商品24小时自动出区放行等7项专为跨境电商海关通关流程制定的“去繁就简”措施,减少不必要的人工干预与审核环节,让“数据多跑路”,进一步提升了关区跨境电商的竞争力。
网购保税进口模式是多种跨境电商业务模式中最为成熟的一种,也是广州海关最早推动的模式之一。2017年,在占据广州海关网购保税进口业务9成的南沙保税港区,约2440万票跨境电商货物从世界各地汇聚南沙,又从这里运往千家万户。跨境电商货物最多的一天,南沙海关审放了206.7万票。
【更多】
|
杭州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杭州作为全国首批5个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全国首个获批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率先开展“小包出口”、“直邮进口”、“网购保税进口”试点业务,成为全国试点业务覆盖最全、业务规模发展最快、监管创新模式最优、产业集聚效应最强的试点城市。
截至2018年2月,杭州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和制造企业近8000家,形成了服装、家居、照明等产业集群。2017年,杭州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99.36亿美元,增长22.5%,其中出口额70.22亿美元,增长15.9%;进口29.14亿美元,增长42.0%。在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内已形成“一区十三园”格局,下城、下沙、空港、江干、临安、余杭、萧山和邮政速递等十三个产业园。
【更多】
|
宁波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2017年宁波海关共审核通过跨境电商进口申报单4592.96万票,销售额80.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48%、48.85%。全年共服务消费者逾千万人次,最畅销的商品为婴儿奶粉、纸尿裤、化妆品,销售额来源国家分布日本、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仅2017年11月11日当天,宁波跨境电商进口零售交易量达到601万单,交易额达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倍、7.8倍,量、值位居全国海关第一。
目前,宁波跨境电商试点企业已近700家。不仅聚集了全球龙头电商平台亚马逊、美国第二大零售商好市多以及阿里巴巴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网易考拉、蜜芽等一批国内外电商巨头,还引进了菜鸟网络、嘉里大通、百世物流、顺丰速运、海航云商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一个现代化跨境仓储物流基地正在宁波成形。
【更多】
|
郑州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2013年,郑州被列为国家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首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当时是国内唯一利用综合保税监管场所进行跨境电商试点的城市,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跨境物品集散中心,其电子商务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2016年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2017年郑州跨境电商进出口清单9128.7万票,同比增长59.1%;货值113.9亿元,同比增长71.7%;进口清单7366.9万票,同比增长32.7%;出口清单1761.8万票,同比增长8.5倍。自2012年郑州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正式运行至今,郑州海关累计验放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清单超过2亿单,商品总值突破200亿元。2017年,郑州与跨境电商相关的税收增加了超过200%,全年实现了零投诉。
【更多】
|
上海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2017年,上海海关共监管跨境电商进口订单1643.7万单,涉及金额36亿元,同比增长45.2%和66.3%。其中直购进口模式535.4万单,涉及金额16.2亿元,同比增长144.8%和89.6%;网购保税进口模式订单1108.3万单,涉及金额1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4%和51.1%。截至2017年6月底,上海跨境电商企业已达1034家,相关支付企业及银行36家,相关仓储及物流服务企业96家,海内外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均已在申城安营扎寨。
政策特色方面,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的税收政策实行“7+2”,即7项明确实行的税收政策和2项探索实行的税收政策。其中,明确类政策包括鼓励投资的政策和促进贸易的政策:前者主要涉及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股权激励等2项政策,后者主要涉及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进口环节增值税、选择性征税、部分货物免税、启运港退税试点等5项政策。
【更多】
|
成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2017年,成都市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超50亿元,同比增长约117%。2018年以前,由于受到政策限制,成都市跨境电商进口主要以直邮为主。2017年跨境直邮进境近50万单,货值1.1亿元。
继2015年9月开通个人进境物品业务以来,成都口岸已能开展全品类跨境电商业务。成都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自2016年2月29日正式上线,经过一年多的开发调整,目前平台已具备进出口双向申报功能,并在双流空港、青白江铁路港、双流综保、邮政等园区实际投运。截至目前,平台接入与正在接入的企业已达150余家,完成跨境电商通关32万单,累计货值人民币1亿元以上。线下6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已聚集跨境电商企业200余户,O2O体验店及进口商品展示中心6万平方米。
【更多】
|
苏州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苏州是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之一,自2016年1月获批以来,苏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将发展跨境电商B2B出口作为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鼓励引导本地制造业企业和传统外贸企业通过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B2B出口申报通道报关报检,确定了首批115家重点企业、15个重点项目,苏州综试区打通线上综合服务平台B2B出口通道促进B2B出口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获得商务部等14个部门复制推广。2017年,苏州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B2B出口突破10亿美元,主要出口方向为北美、欧洲、日本等地,商品主要为纺织品、IT制品等。
目前,苏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与关、检、税、汇等部门系统全部打通,成为全国首家全程电子化的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以及全国唯一同时能对接海关、国检、人行金宏数据的平台,实现了保税进口B2B2C、直邮进口B2C、一般出口B2C以及跨境B2B出口全模式支持。平台还与东盟“单一窗口”平台成功联调,出口B2B业务数据可直达东盟10国和印度等国。
【更多】
|
重庆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据重庆海关统计,2017年重庆跨境电商订单量达1500万单,进出口贸易值达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60%,其中订单量位居全国第六。直购进口模式共计验放进口包裹约5.7万件,货值1172万元,相较2016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7.5%、23.5%。目前,重庆在营的跨境电商企业总计102家,基本形成企业集群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重庆本地注册跨境电商企业88家,占比86%;异地注册跨境电商企业14家,占比14%。
截至目前,在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重庆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重庆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在营跨境电商企业达102家,其中包括天猫国际、网易考拉、唯品会、蜜芽、重庆宝妈时光等全国性大型电商企业。
【更多】
|
青岛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青岛海关统计,2017年青岛市跨境电商进出口8.9亿元,约占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45%,进出口值较2016年增长13.4倍。2017年,美国、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为青岛市跨境电商前四大出口市场,合计占出口总值的86.6%。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进口合计占进口总值的96.7%。青岛市跨境电商主要出口商品为服装及衣着附件、假发和机电产品等,主要进口商品为服装、化妆品、宠物食品及保健品等。
2018年起,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过渡期政策适用范围新增青岛等5个城市,目前青岛海关辖区共有15个业务现场开展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共有8个现场开展出口业务。青岛市共有8个海关业务现场开展跨境电商进口业务,3个现场开展出口业务。
【更多】
|
合肥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2016-2017年,合肥市国际邮件包裹量年均增长100%以上,2017年,进出口邮件包裹数超过1200万件,进出口邮件包裹中跨境电商货物占比达90%以上。2017年,仅安徽邮政速递物流当年实现快递物流服务收入约2亿元,进出口产品货物估值约10亿元,服务跨境电商企业2000家以上。
目前,合肥综试区“单一窗口”平台已完成直购进口、保税进口、B2C出口、B2B出口四种模块开发工作。合肥综试区线下“一核三区”作为首批试点园区,有效承接线上“单一窗口”平台功能,实现跨境电商线上平台和线下园区的联动发展。
【更多】
|
天津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2017年,天津跨境电商进口清单申报462.84万单,接受保税电商进口申报入区货值达11.92亿元,征收税款7471.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1.92倍、23.4倍和64.42倍。2018年1月,接受跨境电商进口清单申报近80万单,同比增长近20倍。
截至2017年,结合天津整体功能布局及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形成了武清区、滨海高新区、空港经济区、东疆保税港区等多个跨境电商集聚区。美国亚马逊、天猫国际、全麦网、纵腾网络等一批跨境电商在津落户,蒲尚科技、云动力、阳光码头、一帆海购网、瑞美富晨、达特福等本市跨境电商不断发展壮大,天津已聚集各类跨境电商企业200余家。另外,已落户的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唯品会、聚美优品等国内知名电商企业也都准备在津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更多】
|
大连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2017年,大连海关共接收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清单申报10492份,同比增长23.03%,商品总值2936.63万元,同比增长18.94%;接收跨境零售进口申报清单18298份,征收税款约123万元。同时,跨境海运直购进口、跨境网购保税进口业务相继开展。
随着各种载体的建设和业务渠道的开通,跨境电商行业增速明显,线上平台企业2017年的82家,平台类型比较齐全。跨境电商企业由2016年的400多家增至2017年的800多家。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迅速,由2016年的1.73亿美元增至2017年的2.4亿美元,同比增长38.74%,其中邮政小包出口呈10倍以上的同比增长,日均近2万单,邮资达到年4000万元,出口货值约4亿元。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