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法律案例】男子告淘宝要求打7998个差评续:要求变更为1个
【法律案例】男子告淘宝要求打7998个差评续:要求变更为1个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0日 09:22:07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2014年“双11”期间,合肥市消费者周先生在淘宝公司的“天猫商城”抢到一款出境游促销产品,可最终并未如愿以偿。为此,周先生将卖家和淘宝公司告上法院,要求在产品评价中打7998个差评(本网曾报道)。4月19日,包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周先生将之前提出的“打7998个差评”的要求变更为“1个差评”,并要求卖家按货款的3倍支付赔偿金。

  案件回顾:

  2014年11月,周先生在天猫商城“双11”大促销页面上,看到“上海不夜城国旅专卖店”促销一款产品,产品名称注明“多地出发—澳大利亚、新西兰自由行,往返机票含税,天数随意搭配”的产品,一份3999元。他支付了798元定金,定了两份,并在同年11月11日支付全款7998元。

  2015年9月10日,周先生按上海不夜城国旅专卖店促销时的要求及规定程序,向该旅行社预订上海至奥克兰的往返机票。同年9月18日,旅行社答复称已经满位了,但可以补差价加价购票。

  周先生认为,旅行社的行为系恶意违约。周先生通过其他在线旅游网站上查询到,在他提供的预约时间段内,上海往返奥克兰的航班有充足的预售机票,随后就在网上买到了和不夜城国旅“双11”促销价差不多价格的上海往返奥克兰机票,顺利出行。

  周先生将上海不夜城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和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诉至包河区法院,请求判令被告退回货款7998元,并按货款的三倍支付赔偿金。同时诉请淘宝网开放评论功能,允许他在卖家销售页面打7998个差评。

  庭审现场:

  庭审中,周先生将之前提出的“打7998个差评”要求变更为“1个差评”,另外,变更由上海不夜城国旅赔偿三倍货款的赔偿金。

  开庭之前,法庭对双方进行了调解,周先生要求退还货款并且旅行社要支付3倍货款的赔偿金,但是上海不夜城国旅一方表示可以退款,另外只愿给周先生货款一倍的金额。因分歧较大,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对于周先生的诉请,上海不夜城国旅的代理律师认为,旅行社不存在欺诈和虚假宣传的行为,因为该商品是预约性商品,双方是预约合同并非买卖合同。“在商品的介绍上已说明了是预约,并且说明二次预约不成功可以退还款项。”另外,他拿出了一份证据,说明在当时预定这项出境游商品后,大多数完成了消费,也有小部分因为没有预约上而退款的情况,“可能当时周先生预约的时间正是去奥克兰旅游的旺季,所以机票满位。我们在商品介绍中也从未作出预约成功的保证。”

  而淘宝网络公司代理律师表示,因为淘宝网是第三方,并非买卖方,所以不应该承担相应责任,周先生诉求的开放评论功能也并非是法律规定的责任承担方式。另外,该律师认为淘宝网的评论功能开房的前提是交易成功,“而且本案卖家是否构成虚假宣传未确定,所以不会答应开放评论功能。”

  周先生的代理律师,安徽庐州律师事务所左杭生律师认为,从旅行社提供的证据上能看出很多顾客消费成功的前提都是补了差价,所以他对旅行社做促销的真正目的提出质疑。

  最终,由于原告坚持要对此次消费过程做出评价,法庭未能当庭宣判。(来源:中安在线 文/完颜华杰)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7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7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