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5月26日,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公告,拟注销万顺叫车的经营许可。此前,东莞、沈阳、河源三地已相继清退万顺叫车,理由包括“行政许可被撤销”“未达到合规运营要求”及“许可证到期未延续”。这一系列事件不仅暴露了万顺叫车自身的经营困境,更折射出网约车行业在合规化、市场化竞争中的深层矛盾。
出品|网经社
撰写|DeepSeek
配图|网经社图库
一、万顺叫车问题分析:从“野蛮生长”到“合规困境”
2024年8月至2025年5月期间,深圳万顺叫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顺叫车”)在东莞、沈阳、河源、苏州、贵阳等至少8个城市的网约车经营许可相继被撤销或拟注销。
万顺叫车被清退的直接原因在于合规问题。根据多地交通部门公告,其违规行为集中于三大领域:
资质失效:河源、安顺等地因许可证到期未延续而注销资质。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平台需主动申请资质延续,否则视为放弃运营资格。万顺叫车在多地的许可证失效,暴露出其区域运营管理的疏漏。
运营不合规:沈阳市明确指出万顺叫车“未达到合规运营条件”。数据显示,2022年5月至2025年3月,万顺叫车在全国范围内被行政处罚达80次,主要违规行为包括使用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的车辆、允许无证驾驶员从事营运等。
线下管理失控:安顺市曾注销万顺叫车3辆营运车的《道路运输证》,理由是“车辆技术性能不符合安全标准”。这反映出万顺叫车在车辆维护、司机培训等环节的监管缺失。
万顺叫车的经营危机与其创新的“司机合伙人”商业模式密切相关。该模式以“上市股权承诺”吸引司机投资,试图通过司机注资替代传统融资渠道,但实际业务造血能力不足导致承诺无法兑现。2024年借壳上市失败后,大量司机因股权落空发起集体维权,贵阳、厦门等地司机反映提现周期超过30天,平台关联公司因债务纠纷被多地法院列为被执行人,累计执行标的超千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贵阳市早在2024年8月已公开警示其“提现超期风险”,但平台未能及时调整策略,最终引发多地经营许可撤销的连锁反应。
二、网约车行业格局演变与政策驱动
当前中国网约车市场已进入深度洗牌期,呈现三大特征:头部集中化加剧、区域竞争升级、服务差异化突围。滴滴市场份额稳居第一,美团打车、T3出行、曹操出行形成第二梯队。区域性玩家则通过资源协同构建壁垒,例如曹操出行依托吉利集团的车辆供应链,在三线城市市占率达15%;高德地图通过聚合模式整合中小运力,以轻资产策略抢占7%份额。相比之下,万顺叫车既未建立全国性运营网络,也缺乏差异化服务标签,在高端市场不敌首汽约车,在政企客户领域逊于T3出行,最终在多维度竞争中失位。
政策环境的变化正深刻重塑行业规则。2024年以来,多地监管部门将合规要求从“准入审查”延伸至“过程监管”:沈阳市将车辆技术标准、数据接入完整性、安全事故率等指标纳入经营许可续期必要条件;三亚、珠海等城市暂停新增网约车许可证发放;济南、东莞则建立运力饱和度动态监测模型,对超载区域实施自动预警。更关键的是,僵尸平台清退机制开始显效——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修订版,平台取证后若180天内未开展实际服务,许可自动终止,这一条款在2025年已促使32家“壳平台”退出市场。
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正在改写竞争逻辑。新能源化进程显著加速,预计2025年纯电动网约车占比将达40%,比亚迪、广汽埃安等车企通过定制化生产(如续航500公里、快充30分钟车型)深度介入运力供给环节。自动驾驶技术进入商业化试点阶段,T3出行与一汽合作的L4级自动驾驶车队已在苏州启动测试,未来可能颠覆传统司机管理模式。数据赋能成为运营效率分水岭,美团打车通过用户画像精准匹配三四线城市需求,使订单量同比增长54.4%,而万顺叫车因缺乏数据挖掘能力,跨城订单调度失误率高达18%。
三、行业挑战与战略建议
网约车行业当前面临三重核心挑战:其一,合规成本与盈利能力的平衡难题,中小平台年合规投入占营收比重超过20%,但订单量增长停滞甚至萎缩;其二,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压力陡增,2024年行业数据泄露事件同比增长35%,欧盟GDPR式监管框架或将在国内推行;其三,司机权益保障机制缺失,万顺叫车事件暴露司机投资款被挪用的系统性风险,行业亟需建立第三方资金托管制度。
针对平台方,战略调整需聚焦三大方向:首先,构建全流程合规体系,参考享道出行搭建“资质-车辆-司机”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许可证到期自动预警、无证司机实时拦截;其次,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区域性中小平台可转型为“运力服务商”,为高德、美团等聚合平台提供本地化运力支持;最后,建立政策风险对冲机制,设立专项研究基金跟踪地方监管动态,例如提前布局符合沈阳电动化标准的车辆。
监管层面需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对滴滴等头部平台采用“数据穿透式监管”,实时监控运力调度算法,对中小平台强化退出机制;加快资金安全立法,强制平台设立司机收入专用账户,确保平台资金与司机收益物理隔离;构建跨区域协同治理平台,打破地方数据壁垒,防止企业利用监管差异套利。
司机与用户层面,需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司机应采取多平台接单策略,优先加入在三四线城市加速扩张的美团、高德等平台;养成收入日结习惯,将提现比例控制在70%以上以降低资金链断裂风险;通过行业协会建立集体诉讼支持机制,应对平台违约行为。用户则应优先选择合规率超过95%的平台,利用交通运输部“网约车合规查询”小程序核验车辆资质。
四、结论与展望
万顺叫车的经营许可注销事件标志着中国网约车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合规竞争”的历史性拐点。展望2025-2030年,行业将呈现三大趋势: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预计TOP5平台市场份额将突破85%,缺乏技术或资金优势的中小平台加速出清;技术壁垒进一步深化,自动驾驶、AI调度系统的年均研发投入将超10亿元,不具备技术储备的企业难以生存;政策风险显性化,地方性法规差异可能导致平台运营成本波动率增加20%以上。在此背景下,唯有将合规能力内化为核心竞争力,并通过技术创新重构成本结构,企业才能在行业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
【小贴士】
网经社深耕数字经济行业18年,长期关注移动出行,我们服务的客户:滴滴出行、同程旅行、携程、去哪儿、飞猪、哈啰出行、马蜂窝、曹操出行、嘀嗒出行等。
网经社移动出行台(DCX.100EC.CN)是专业移动出行门户,重点关注在线旅游、酒店民宿、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顺风车、代驾、等业态。提供媒体发布、报告榜单、融资、会员、供应链融资等服务,是移动出行从业者、媒体、投资者、用户的首选平台。(如果您是业内人士,欢迎合作咨询加微信:clt7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