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生活>网约车抽成真相:平均抽成仅14%,平台利润率不足1%仍连年亏损
网约车抽成真相:平均抽成仅14%,平台利润率不足1%仍连年亏损
网经社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 15:30:01

(网经社讯)近期多家网约车平台宣布将订单最高抽成比例下调至27%以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许多网友认为这一比例过高,质疑平台获取暴利。然而,真实数据揭示的情况与公众感知存在显著差异。

 一、抽成比例的实际状况

根据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2025年对5417位司机的调研数据,网约车司机的抽成中位数仅为18.8%,大部分司机每月抽成比例集中在18%到20%之间。抽成超过25%的司机仅占0.25%,甚至有0.059%的司机月抽成为负值(实际收入高于乘客支付金额)。

行业头部平台滴滴出行公布的2024年数据显示,平台所有订单的平均抽成仅为14%,与27%的上限存在近一倍的差距。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平台的动态抽成机制:平台会根据供需状况、订单匹配难度和天气条件等因素灵活调整抽成比例。返程顺路单因司机接单意愿强,抽成可能较高;而在极端天气或供不应求时段,平台会降低抽成甚至提供补贴以保障运力供给。

二、平台的真实盈利状况

公众常将“抽成”与“利润”混为一谈,认为平台获取了高额收益。实际上,网约车平台运营成本高昂,需承担系统维护、支付安全、24小时客服、保险理赔、合规成本、税费等十余项开支。

财务数据显示,滴滴2024年营收达2068亿元,但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仅12.6亿元,净利润率低至0.6%。在2018年至2022年五年间,滴滴累计亏损高达1084亿元,直到2023年才首次实现盈利(净利润5亿元)。其他平台同样面临亏损:曹操出行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3.3亿元,如祺出行净亏损1.2亿元;2021年至2023年间,曹操出行累计亏损70亿元,如祺出行累计亏损20亿元。

三、影响司机收入的核心因素

司机收入问题不能简单归咎于抽成比例。调研数据显示,网约车司机月均收入为7623元,在六类蓝领职业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货车司机(10512元),高于外卖员、快递员、制造业普工和建筑工人。

影响司机收入的核心因素是市场供需关系。2023年冬季以来,全国多地交通部门发布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提示运力已饱和。以上海为例,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期间,报备网约车数量从9.74万辆增至12.12万辆,注册司机从12.91万人增至13.85万人,但日均订单量却从14.21单下降至12.22单。运力增长远超订单增长,导致司机平均接单量减少,收入自然受到影响。

四、网约车行业的社會价值与挑战

网约车行业承担着“就业蓄水池”的重要功能,在经济承压时期吸纳了大量灵活就业人员。然而,市场饱和导致的“车多单少”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司机收入,也加剧了行业内部竞争。

多家平台已开始调整策略,滴滴、T3出行等平台将最高抽成上限降至27%,曹操出行降至22.5%。高德打车也表示将推动合作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上限不超过27%,并将信息服务费上限全部降至9%。

五、总结

网约车行业并非外界想象的暴利行业,而是一个需要平衡司乘利益、承担社会责任、应对高额成本的复杂生态系统。司机收入问题更多与市场供需关系相关,而非单纯由抽成比例决定。随着监管政策的完善和平台运营的透明化,这一行业正朝着更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