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 5月16日,必要商城CEO毕胜发布用户公开信,称必要“近期遭遇了严重的困难”,因此将“不再开展新业””暂时进入“休眠”状态。目前,必要商城app与小程序仍可正常下载和打开,但商品链接点击后均显示“商品已下架”。还有必要商城将何去何从?曾经轰动一时的精品电商还有网易严选、小米有品、淘宝心选、京东京造等。的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电商快评】予以解读。(详见网经社专题:https://www.100ec.cn/zt/c2mty)
知名互联网专家、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郭涛表示:
1.必要商城进入“休眠”状态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战略层面,其试图绕过品牌商直接与奢侈品代工厂合作的模式存在法律风险,且代工厂无法直接使用品牌商的核心资源,导致商品质量与宣称不符,引发消费者负面评价。市场层面,拼多多、淘宝特价版等巨头凭借流量和资本优势加码C2M,必要商城用户基数小,市场份额被严重挤压。商业模式上,C2M的“双重吸血效应”凸显:供应链端需预付高额货款,用户端需持续补贴价差,导致资金链紧张,资产负债率长期高于行业平均。客户价值实现上,商品种类有限、品牌效应弱、交货周期长(10-30天)等问题导致用户体验不佳,在“次日送达”成为标配的电商环境中竞争力进一步削弱。
2. 必要商城在发展中遭遇了四大瓶颈。一是供应链管理难题,直连代工厂模式导致品控不稳、交付延迟频发,损害了消费者信任。二是用户增长乏力,在巨头挤压下,必要商城难以扩大用户基数,订单量不足又导致工厂合作意愿降低,形成恶性循环。三是资金链紧张,高资金占用周期和持续补贴使得资产负债率攀升,抗风险能力极弱。四是品牌效应弱,商品品牌知名度低,难以吸引消费者关注,且自身缺乏品牌管理、营销策划经验,难以借助数据精准预测市场。
2、必要商城的恢复取决于四大关键举措:解决资金链问题,通过融资或引入战略投资者缓解资金压力;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品控能力和交付效率;提升用户体验,缩短交货周期,丰富商品种类;重建消费者信任,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然而,在巨头林立的电商市场中,这需要巨大资源和时间投入,恢复之路充满挑战。
对于类似必要商城的电商而言,未来出路在于深化供应链整合能力,提升用户体验,加强品牌建设,并探索差异化竞争策略。同时,关注新兴市场和消费趋势,如跨境电商、社交电商等,也可能为这些电商提供新的增长点。电商行业已进入“拼内力”阶段,单靠模式创新难以存活,必须构建更深的护城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