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8月11日,武汉市城管执法委员会携手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共同召开了共享单车专题调度会。会上通报,三部门在上月联合发布了《武汉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质量评估办法》,启动了专项整治行动。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全市大力推进整治工作,收获了明显成效:已累计督促三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回收违规超量投放的车辆10万多辆,目前全市共享单车运营的合规率已提高到99%以上。
专项整治行动聚焦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大力开展车辆减量:督促各企业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门设定的配额上限合规运营。近一个月内,哈啰、美团、青桔三家企业的回收总量达104,254辆(其中哈啰单车回收52,000辆,美团单车24,962辆,青桔单车27,292辆),有效缓解了共享单车超量投放对城市造成的压力。
二是实施分区分级管控:依据道路停放条件、人流量及骑行需求,在全市重点区域科学设置了禁停区和严控区,明确不同区域的停放管控要求。同时,加强重点区域及潮汐点位的秩序管理,落实专人定点巡查值守制度。
三是优化停放点位施划:对全市严控区2989个非机动车停放线框进行排查,对其中59处不合理线框进行了整改,并取消了禁停区内原有的共享单车停放区。
据网经社移动出行台(DCX.100EC.CN)了解,在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城管执法部门通过大规模扫码抽查发现,武汉哈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哈啰单车运营方) 存在严重的“一码多车”(即一个二维码对应多辆物理车辆)及违规超量投放的问题。尽管已收到书面整改提醒,该公司未能及时有效地整改到位。针对以上不诚信经营行为,三部门在调度会后联合对武汉哈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约谈。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在约谈中承诺,将立即采取措施加速回收超量投放的车辆,并且杜绝“一码多车”的现象。
武汉市此次共享单车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缓解了超量投放对城市秩序的压力。三部门联动执法、数据化抽查及企业约谈机制,展现了精细化管理的决心,尤其对哈啰单车“一码多车”问题的处理,体现了监管的精准性与执行力。
未来,通过电子围栏技术、公众参与和违停惩戒等长效措施,武汉有望构建共享单车管理的良性循环。这一案例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即政府严控与企业自律结合,技术手段与人文共治并重,方能实现公共资源的高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