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持续优化骑手体验,聚焦骑手权益保障,推动算法公开和协商共治。8月26日,美团在北京举办骑手算法协商共治开放日,向公众公开骑手配送的算法逻辑,并从升级安全保障、防疲劳机制、取消超时扣款、解决“最后一百米”交付难等方面分享了骑手工作体验优化的一系列成果。这是美团年初公布算法治理八项举措,成立算法顾问委员会以来,举办的第八场沟通会,也是第一次举办骑手协商共治开放日。
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了解到,2025年,美团率先迈出互联网全面“反内卷”第一步,通过“为骑手减压、帮商家减负”等系列举措,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回归良性竞争。自2024年年底开始,美团陆续推出骑手防疲劳机制、取消超时扣款等措施,以骑手利益为核心,持续优化管理办法,探索更公平、更人性化的激励机制,推动负向处罚向正向激励的转变。
在开放日上,美团骑手体验运营负责人表示,众包骑手非常关心的超时罚款,将在2025年年底前全面取消。她介绍,美团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如何以正向激励来代替扣款。过去8个月,美团配送的技术、产品、服务体验和一线站长共同参与,在全国十多个城市开展了试点,观测对比不同管理模式,保障骑手收入和用户体验平稳,同时对表现优异的骑手还能实现正向激励。在广西、江西等地,新入行的众包骑手和长期兼职的众包骑手都感受到体验提升。目前,该团队已基本完善了“用得分体系代替负向扣款”的新模式,并将很快向全国推广。“我们也收到了骑手的反馈,在送单中再也不怕被扣钱了,也更放心了,”她在会上介绍道。
▲2025年美团推出三大到客举措解决骑手交付难的问题(摄影:江海)
在骑手的工作场景中,经常有骑手遇到“小区无法进入、步行时间长、用户地址不准确”等问题。美团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合作落地“骑手友好社区”,打通数据后骑手扫码即可快速通行,150个城市的24700余个社区完成改造,月均服务骑手超68万,从算法优化到社会化共治措施推进,优化末端交付体验、提升骑手最后100米配送效率。小区通行效率得到改善后,骑手向平台反馈了用户地址填写不准导致的交付问题。因此,2025年起,美团陆续试点并上线了骑手用户位置共享、智能引导用户选择推荐地址、推荐用户填写更精准地址的三大措施,从产品端着手应用智能算法,增强用户骑手双端提醒,减少信息不对称,增进信任。
会上,美团公共事务负责人表示,“配送算法连接商户、骑手、消费者及社区、街道、保安等多方主体,既是技术问题,也是商业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美团将持续以公开、透明、共治的理念优化算法,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人。”
他介绍到,去年底,美团在全国上线“弹窗提醒和强制下线结合”的防疲劳措施:骑手跑单满8小时即弹窗提醒,此后每小时再提醒一次;满12小时强制下线,次日可正常接单。目前,日均触发8小时弹窗的骑手约占18%,触发12小时强制下线的仅占0.28%。该功能上线以来,帮助骑手平衡工作强度,也收到了骑手和专家的细节改进意见。下一步,平台将针对连续高单量跑单的骑手升级策略,帮助其平衡收入与健康。
骑手交通安全体验也是美团今年重点改善事项之一。今年4月以来,美团在全国100余个城市试点“安全分”体系,在交管部门指导下,将交通安全表现纳入骑手的考核,采用正向激励的导向,为保持零闯红灯记录的骑手发放“等灯等灯奖”。据统计,今年在安全分体系下,骑手闯红灯行为环比已经减少26%,试点城市已经有超过2万名骑手获得即时到账的现金奖励。
保持算法和规则的透明是保障骑手知情权的基本要求,畅通的诉求表达和申诉渠道是保障骑手权益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美团进一步在官网开设了算法公开专区,在美团官方微信公众号设置了算法公开专栏,用图文等通俗易懂方式向骑手和公众进行公示。同时也通过定向访谈、调研问卷等方式持续向外部征集对美团算法的建议,及时推动算法改进。
“今年我们还会在畅通骑手举报渠道、简化申诉流程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优化措施,比如将通过AI赋能,更高效的对骑手遇到的问题,进行识别和归类,降低骑手申诉难度,提升问题解决的效率与质量,”美团公共事务负责人介绍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经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詹婧在会上分享了今年的调研发现,“第一是平台的转变,逐步从被动迎接到主动公开,在治理要求之外开始主动创新“推动算法的公开透明”,比如我们在跟美团的调研中也有了解到,平台计划利用AI来更好更便捷的回答骑手有关算法的问题;第二是算法优化考虑的主体从一元主体到多元生态,纳入更多利益相关者,从最初的只是平台和劳动者,到了合作商、消费者、甚至街道社区,更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被考虑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