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商行业正从流量竞争转向价值创造。面对流量红利见顶的挑战,各大平台纷纷推出生态优化举措,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精准施策:补贴优化激发市场活力
补贴政策已成为提振消费、激活市场的重要手段。如何让补贴更精准、更高效地惠及供需两端,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勇坚指出,补贴应聚焦增量消费,尤其是新产品和潜在需求商品,同时兼顾商户扶持,如服务优化和流量支持,以促进生态协同发展。他建议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提升供需匹配效率,使补贴发挥最大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强调“消费者为王”,认为补贴应优先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带动商家可持续发展,最终激活整个产业链。
海南万亦生态农业负责人赖启春分享了拼多多“千亿扶持”政策的实践案例。以无核荔枝为例,借助平台补贴,这一小众水果线上销量显著增长,既拓宽了销售渠道,也推动商家向品质与服务竞争转型。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陈端建议,补贴策略应动态优化,通过AI实时监测消费需求,并构建评估体系,确保资源精准投放。同时,需打通商家与用户补贴的协同效应,实现供需高效匹配。
数字化赋能:提升用户体验与商家运营效率
在流量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提升用户黏性成为电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吕来明指出,平台需强化消费者权益保障,优化商品品控和售后服务,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用户信任。
李勇坚认为,电商平台应从场景、价格、体验、品控四个维度优化全链路服务:
场景:打造更贴合消费者需求的购物环境;
价格:利用大数据分析,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商品;
体验:优化购物流程与售后响应速度;
品控:严格把关商品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
赖启春提到,平台的数据支持帮助商家精细化运营,例如根据销售趋势调整库存和包装,提高市场适应能力。
陈端建议,平台可运用AI技术优化流量分配,优先推荐优质商家,并建立商家激励机制,推动行业数智化升级。
多方协同:共建健康电商生态
电商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多方协作。
今年4月,拼多多推出“千亿扶持”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千亿资源,助力商家转型升级,构建多方共赢的电商生态。赖启春期待该计划能进一步推动农产品创新,促进农业数字化发展。
吕来明呼吁政府鼓励平台扶持中小商家,如降低佣金、提供流量支持等,尤其在助农等领域加强政策倾斜。
李勇坚强调政企合作的重要性,建议政府优化税收政策,支持电商行业可持续发展。
刘俊海指出,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需建立“企业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的协同治理模式,推动电商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
从流量竞争到价值创造,电商行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通过精准补贴、数字化赋能和多方协作,平台、商家与消费者将共同受益,推动整个生态的持续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