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跨境电商>DeepSeek透视:《浙江省跨境电商发展全景分析报告(2025)》
DeepSeek透视:《浙江省跨境电商发展全景分析报告(2025)》
网经社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0日 10:55:37

(网经社讯)浙江省作为中国跨境电商的先行者,自2015年获批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杭州)以来,依托数字经济优势、民营经济活力及全球温商网络,构建了“政策链+平台链+技术链”三链融合的跨境电商生态体系。本报告全面分析了浙江省跨境电商的发展历程、现状、创新实践及未来趋势。(详见 #网经社 专题:https://www.100ec.cn/zt/dskdfx/  )。

出品 | 网经社

撰写 | DeepSeek

编辑 | 林外鸟

审稿 | 云马

配图 | 网经社图库

一、浙江省跨境电商总体发展情况与规模分析

浙江省跨境电商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2024年,浙江省货物贸易出口达3.9万亿元,同比增长9.5%,占全国份额提高到15.3%。其中,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达2141.3亿元,同比增长19.1%,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5%,占全国跨境电商出口的15.3%。从交易模式看B2B仍是主流交易模式,约占跨境电商总交易额的80%,B2C模式比重逐年上升,成为新的增长点。

2024年浙江省外贸及跨境电商出口概况

图片.png

跨境电商已成为浙江外贸的"稳定器"和"增长极"。2025年1-5月,全省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监管平台出口额达1095.5亿元,同比增长33.7%,拉动外贸增长1.8个百分点。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出口增长24.7%,高出全国19.9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1.1个百分点。跨境电商出口增速显著高于传统外贸,成为浙江外贸增长的新动能。此外,跨境电商已成为浙江外贸的"稳定器",2024年全省跨境电商出口活跃网店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24年底,全省跨境电商出口活跃网店数量达14.9万家,较2020年底新增超3万家。

2025年1-5月浙江省跨境电商关键数据

图片.png

从区域分布看,浙江跨境电商已形成"一核多极"的发展格局。杭州、宁波、义乌和金华处于全省领先地位,2024年杭州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1519.95亿元,同比增长8.54%;宁波跨境电商综试区集聚了超2万家跨境电商企业,2024年对中东欧国家实现进出口贸易额561.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1.2%;义乌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1400亿元,实现15.63%的高速增长。此外,温州、绍兴、湖州等城市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形成了全省联动、互补、共促的发展态势。

2024年浙江省主要城市跨境电商表现

图片.png

图片.png

网经社企业库COP.100EC.CN)收录的浙江省跨境电商企业共有3458家,包括海带网、浙江国际、杰晞、抖金文化、正正电商、tt海购、赛群网络、安致股份等。

二、浙江省跨境电商建设发展优势

区域发展格局与特色产业带

浙江省跨境电商区域发展呈现差异化、特色化格局,各城市依托自身产业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跨境电商发展路径。

杭州作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已成为跨境电商制度创新的策源地。2024年,杭州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1519.95亿元,占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的27.1%,规模继续居全省首位。杭州依托长三角先进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人才集聚优势,形成了服饰、灯具照明、卫浴、鞋业、羽绒、雨伞、五金工具等特色产业带。截至2024年9月,杭州跨境电商卖家已增加到6.3万家,培育了被誉为"跨境鞋服第一股"的子不语等品牌企业。2025年,杭州提出"打造跨境电商全球第一流"的目标,计划到2025年末,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250亿美元以上(约1770亿元人民币),培育和集聚年交易额100亿元以上数字贸易龙头平台30家以上,培育年交易额1000万美元以上跨境品牌企业500家以上。

图片.png

宁波作为全国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跨境电商与中东欧合作成为其特色。2024年,宁波对中东欧国家实现进出口总额561.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1.2%,连续9年实现同比正增长。宁波跨境电商综试区集聚了超2万家跨境电商企业,涌现出了乐歌、遨森、豪雅等年销售额超十亿元的龙头企业。2025年,宁波计划实施"百亿千企"中东欧招商引贸行动,依托全国唯一的中东欧食品进口先行先试口岸政策,扩大中东欧商品进口品类和规模。同时,宁波海关首创"中东欧商品进口通关一件事"应用,实现进口全流程"一站式"导览;首创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监管模式,建立"一地备案、全国通用"的标准化海外仓备案流程,为畅通跨境电商出口至中东欧地区提供了制度保障。

义乌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跨境电商已成为其外贸发展新动能。2024年,义乌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1400亿元,增速高达15.63%。2025年前5个月,义乌已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736.45亿元,同比增长16.29%。义乌跨境电商依托饰品、玩具、家居等产业带,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供应链反应速度几乎以"小时"为单位。2025年,义乌通过"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模式,推动跨境电商与传统外贸融合发展。截至2024年底,义乌有超65万家电商经营主体,其中跨境电商占比达40%。亚马逊、速卖通等跨境电商头部平台在当地设立了区域电商服务中心。通过"全国货、义乌拼、发全球"这类集拼方式出口的电商产品占义乌出口总量的二成多。

浙江省主要城市跨境电商发展特色

图片.png

从全省范围看,浙江跨境电商已形成"一核多极"的发展格局。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嘉兴等城市各扬所长、争先进位,加快形成全省联动、互补、共促发展态势。余杭区依托未来科技城的数字技术优势,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的跨境电商服务,2024年数字技术服务类企业在跨境电商企业中的占比已达40%。萧山区作为杭州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拥有丰富的制造业资源和成熟的产业基础,在跨境电商领域也取得了一定发展,但面临着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竞争等问题。临安区和富阳区的特色农产品跨境电商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但受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影响,物流成本比主城区高出30%。

物流网络与供应链体系建设

浙江省跨境电商物流网络已形成"空铁海"立体布局,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中欧班列成为浙江跨境电商陆上物流的重要通道。2025年上半年,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累计发运集装箱13.1万标箱,同比增长11.1%。目前,该班列拥有稳定跨境运输线路26条,辐射欧亚大陆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其中,义乌中欧班列已开通19个方向的点对点直达国际货运班列,辐射50多个欧亚国家,160多个城市。2024年,义乌始发、终到的中欧班列开行班次达到1608列,同比增长2.49%。2025年前5个月,义乌中欧班列发送590列,占浙江总发运量的65.3%,累计开行量突破1.1万列,成为欧亚大陆互联互通的"金纽带"。此外,2025年1月,中国首列绿色中欧班列——全程采用绿色清洁能源的跨境电商专列启程,该列车全程运用绿色低碳运输模式,展现绿色丝路前行路上的亮丽新风景。

u=2375851206,1221251076&fm=253&app=138&f=JPEG.jpg

海运通道为浙江跨境电商提供了便捷的出海通道。义乌与宁波舟山港合作打造"第六港区",通过"海铁联运"方式,将义乌小商品直接运往全球。2025年3月,一列装有跨境电商货物的海铁联运班列从义乌铁路口岸鸣笛启程,直奔宁波舟山港,这批货物将搭乘海运专线直达德国威廉港,标志着"义乌-宁波舟山港-威廉港"直达欧洲快速物流通道成功打通。宁波舟山港作为全球第一大货物吞吐港和第三大集装箱港,已成为浙江跨境电商的重要海运枢纽。2025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目标突破4000万标箱,"四港"联动综合效应显著增强,"浙江e港通"上线运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加快建设。

浙江省跨境电商物流体系(2025年)

图片.png

海外仓网络为浙江跨境电商提供了全球化的物流支撑。截至2024年底,浙江全省有319家企业在全球53个国家布局了839个海外仓,数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占地面积1210万平方米,相当于约1700个足球场的面积,占比达全国四成。其中,宁波拥有62家企业建设的海外仓213个,总面积271万平方米,分别约占全国的1/9和1/6,位居全国前列。义乌已形成涵盖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地的海外仓网络布局,截至2024年,全球布局海外仓210个,2025年企业计划在北美再开辟1-2个海外仓。这种"提前备货+本地配送"模式,使欧美消费者下单后最快24小时即可收货,退换货周期从过去的15天缩短至3天,客户满意度提升28%,复购率提高15%。

航空物流为浙江跨境电商提供了快速通道。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已成为浙江跨境电商的重要航空枢纽。2025年一季度,杭州空港口岸跨境电商出口货运量达3.25万吨,同比上涨30.25%。2024年7月,杭州至大阪全货机航线开通,实现"次日达"。2024年9月,马士基中国大陆B777全货机首航,通过安徽芜宣机场转关出口跨境电商货物,每周提供超过1400吨运力资源。此外,义乌支持航空物流企业开展包机、包板、包舱等货运业务,按出港货物重量给予企业每年最高100万元奖励。目前,"义乌-成都-洛杉矶"跨境电商"空空转关"通道已顺利打通,中国邮政航空公司开辟的首条马尼拉方向的国际货运航线"义乌-马尼拉"已实现常态化开行。

政策支持与市场生态优势

浙江省跨境电商发展得益于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和良好的市场生态,形成了"三重共振"的发展格局。

政策支持体系为浙江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浙江在2021年便出台了《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将跨境电子商务打造成为其参与双循环的新动力、开展制度创新的新引擎和稳外贸的重要支柱。2024年11月,浙江又进一步印发《加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将目标升级为"打造高能级跨境电商国际枢纽省",并计划到2027年实现跨境电商规模较2024年翻一番,2030年再翻一番。该政策为浙江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方向,具体包括:打造"空铁海"立体物流网络等的基建升级、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提升发展的模式创新,以及与亚马逊、eMAG等线上平台共建合作生态的平台提质等。

图片.png

税收政策方面,义乌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出口未取得有效进货凭证的货物,试行增值税、消费税免税政策,并争取实施所得税无票采购部分成本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出口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凭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按照税率和出口货物退税率孰低的原则,办理增值税退(免)税。简化退(免)税办理流程,推动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退(免)税申报数字化。

支付结算方面,义乌以"义支付"为平台,优化跨境人民币与外汇服务,提供合规、安全、高效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有序探索数字人民币在跨境贸易领域的试点。2024年,义支付跨境支付交易规模达40亿美元,2025年目标为60亿美元。

浙江省跨境电商政策支持体系

图片.png

市场生态优势为浙江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环境保障

义乌构建了完整的跨境电商服务体系,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生态。在展会服务方面,义乌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已连续举办14届,2024年电商博览会吸引国内外1000余家企业参展,超10万人次专业采购商参观采购,意向成交额14.26亿元。2025年6月举办的第15届浙江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共设国际标准展位2200个,展览面积超5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美国、印度、韩国、新加坡、罗马尼亚、泰国以及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182家中外企业参展,超过10万人次观众到场。

跨境电商市场生态亮点

图片.png

在服务平台方面,义乌建成运营西班牙、迪拜、哥伦比亚等跨境国家站点6个,支持完善Chinagoods等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近3年,累计安排专项资金1100余万元,用于支持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全省直播电商大赛总决赛等重大活动的举办。

在组货人制度方面,义乌创新性地设立"金牌组货人"牌照,目前已有930家公司获颁全球"组货人"牌照,这些公司的货运量已达义乌出口总量的80%。通过"组货人"货运方式,一个集装箱内的所有货物以"一票单证"出口,所有出口环节由"组货人"全权负责,使商品从义乌到美国运费最低可做到3.5-4元/公斤,成本仅是空运的十分之一。

在市场采购方面,义乌首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帮助中小微企业低门槛低成本参与国际贸易,成为国家外贸稳增长的重要举措。截至2024年,义乌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占义乌市出口总值的80.3%,同比增长21.7%。2024年12月,国务院批准浙江义乌开展新一轮综合改革,发布《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为义乌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新机遇。该方案提出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改革,支持适应贸易数字化和多业态融合发展,优化市场采购贸易便利化措施。

通关便利化为浙江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效率保障

杭州海关率先构建"六体系两平台",累计出台三批113条制度创新清单,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杭州海关与"单一窗口"平台对接后,除了避免排队的痛苦外,通关流程进一步简化,实现了口岸部门申报数据的信息共享,企业申报数据项减少了30%,通关时间压缩了30%,节省了50%的人力资源。

跨境电商通关便利化措施

图片.png

宁波海关首创"中东欧商品进口通关一件事"应用,实现进口全流程"一站式"导览;首创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监管模式,建立"一地备案、全国通用"的标准化海外仓备案流程,为畅通跨境电商出口至中东欧地区提供了制度保障。

人才培育与合规服务

跨境电商人才是浙江跨境电商发展的关键支撑,浙江各地积极构建跨境电商人才培育体系

人才培育体系为浙江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义乌启动"智能230培训计划",全面开展电商领域AI应用人才培训,计划2年免费培训30万人次以上。同时,创新跨境直播育才模式,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推出"外语+商贸+直播"育才模式,先后与义乌市仿真花行业协会、义乌商城集团分别建立多语种跨境直播中心。此外,浙江各地积极举办跨境电商人才节、全省直播电商大赛总决赛等活动,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跨境电商人才培育体系

图片.png

合规服务为浙江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风险保障。义乌推动跨境电商合规平台建设,提供智慧合规、智慧税则、RCEP智慧享税等方面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在合规时效上提升40%,合规维权成本降低50%。强化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创新引入TRO保险业务,有效降低企业90%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成本。此外,浙江各地积极推动跨境电商合规化发展,如杭州实施跨境电商综试区2.0战略,推动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退税便利化等制度创新。

品牌出海与市场拓展

浙江跨境电商正从"代工贴牌"向"自主品牌"转型,品牌出海成为新的增长点。

品牌出海成为浙江跨境电商发展的战略方向。2021年,浙江省实施"浙江跨境电商品牌出海"专项行动,培育了89个跨境电商出口知名品牌。2024年,浙江跨境电商出口活跃网店数量持续增加,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全省已累计培育306个省级跨境电商出口品牌、78个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2025年,浙江将继续实施"品牌出海"行动,推动义乌饰品、家居用品、无缝针织等优势产业拓展国际市场。

浙江品牌出海行动成果

图片.png

新兴市场成为浙江跨境电商拓展的重点。随着欧美市场竞争加剧,浙江跨境电商正将触角延伸至中东欧等新兴区域,以加速重构区域跨境电商版图,形成新的增长极。2024年,浙江对中东欧国家跨境电商出口达63.6亿元,同比增长26.6%。2025年,浙江将联合首批20家全球平台开展跨境电商新市场拓展行动,重点面向中东欧等新兴市场,鼓励各平台推出绿色通道对接、保证金佣金费用减免、多类目包邮多地区包退等优惠举措,推动企业多元化、品牌化、全球化发展。

中东欧市场成为浙江跨境电商的重点布局方向。宁波作为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与中东欧国家的跨境电商合作日益紧密。2023年,宁波与中东欧国家实现进出口贸易额504.7亿元,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2.0%。2024年,宁波对中东欧国家实现进出口总额561.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1.2%,连续9年实现同比正增长。2025年,宁波将创新机制、丰富内涵,办好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扩大中东欧商品进口品类和规模,打造出更多浙江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纽带。

中东欧市场拓展举措

图片.png

eMAG平台成为浙江跨境电商拓展中东欧市场的重要渠道。作为罗马尼亚最大的电商平台,eMAG活跃用户高达900万。近年来其业务加速扩展至匈牙利、保加利亚等站点,但中国卖家占比依旧不足10%,与同量级平台相比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025年,浙江义乌有大概有40万家跨境卖家,80%左右都是做欧美市场,为避免不可控因素增多导致业务受影响,义乌商会的卖家们正在主动对接东欧市场的eMAG平台。2024年,eMAG平台收入超过20亿欧元,同比增长11%,订单量从2150万份增加到5600万份,实现了2.6倍增长,同时表明了该平台正处于快速增长和拓品的红利期。

供应链金融与数字化转型

供应链金融为浙江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数字化转型为跨境电商发展注入新动能

供应链金融为浙江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浙江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针对跨境电商的融资服务模式,通过分析跨境电商资金流水、订单交易等大数据,提供无担保小额流动资金贷款。例如,中国银行义乌分行探索为中国小商品城出口电商"海外仓"项目提供并购贷款;建行相关人士在受访时表态:力争在2017年一季度末提供基于流水和交易数据的贸易项下的信用贷款;浙商银行提供"涌金出口池"(池化融资)服务,融资方式多样、期限灵活,全程线上操作,融资结汇一键完成,资金实时到账;招商银行为跨境电商平台提供授信,该授信可供企业海外子公司提用。如澳创云购2016年获得境外可提用的授信100万美元。

供应链金融与数字化支持

图片.png

此外,浙江还积极发展"人工智能+跨境电商"模式,支持WEB3.0、大模型企业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全产业链数字化解决方案,形成"跨境电商+人工智能"示范案例。2025年,浙江还将支持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应用,支持在杭跨境支付机构申请境外支付牌照,到2027年,跨境电商支付结算额超1万亿元,建设全球跨境支付结算中心。

数字化转型为浙江跨境电商发展注入新动能。浙江跨境电商正加速数字化转型,通过AI技术、大数据、VR/AR等前沿技术应用,提升跨境电商运营效率。2025年浙江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上,电子商务应用技术展区呈现AI技术、大数据、VR/AR等前沿技术应用。展会期间举办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成果发布会、数字贸易生态创新发展大会等高端论坛,探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赋能贸易等话题。同期还将举办跨境电商出海生态大会、品牌电商平台招商会等活动,助力产业链对接合作。

2025年电商博览会数字化亮点

图片.png

从新平台到新市场、从源头工厂到产业集群、从传统电商到数字贸易,电商博览会通过搭建"展示+论坛+对接"平台,呈现电商全产业链发展成果,为中小企业拓展贸易版图提供支持,促进外贸稳量提质。此外,浙江还将推进数字口岸互联互通,争取在杭州综合保税区探索建立"数字围网"。支持浙江电子口岸助力哈萨克斯坦科里扎特智慧口岸建设,加快联通两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浙江跨境电商未来发展趋势

规模持续扩大,2027年目标实现翻番。根据《浙江省加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浙江计划到2027年实现跨境电商规模较2024年翻一番,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超百亿元的重点县(市、区)15个以上,年交易规模超百亿元的跨境电商平台10家以上。到2025年,浙江跨境电商出口增速目标为20%,高于整体外贸增速。从2024年到2025年,浙江跨境电商出口规模从2141.3亿元增长到3000亿元以上,增速超过30%,为实现2027年目标奠定了基础。

浙江跨境电商发展目标与增速

图片.png

品牌化、高端化转型加速。浙江跨境电商正从"代工贴牌"向"自主品牌"转型,高货值产品占比显著提升。以电动摩托车为例,某企业定价达4399美元的产品在亚马逊实现月销200台(无广告投放),印证了消费者对品牌溢价的认可。这种转变反映在平台生态上:有品牌标识的卖家年增速超过无品牌商家5-8个百分点。当前跨境电商企业正通过海外仓备货、DTC模式创新等方式强化供应链掌控力,推动产品结构从轻小件向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等高附加值品类升级。

新兴市场布局加速。浙江跨境电商正将触角延伸至中东欧等新兴区域,以加速重构区域跨境电商版图,形成新的增长极。2025年,浙江将联合首批20家全球平台开展跨境电商新市场拓展行动,重点面向中东欧等新兴市场,鼓励各平台推出绿色通道对接、保证金佣金费用减免、多类目包邮多地区包退等优惠举措,推动企业多元化、品牌化、全球化发展。此外,浙江还将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电商合作,打造"丝路电商"枢纽节点。

新兴市场拓展重点举措

图片.png

供应链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浙江跨境电商正加速供应链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通过AI技术、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提升供应链效率。例如,宁波依托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战略布局,推动本地储能、光伏等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形成了涵盖智能辅助驾驶、轻量化车身、三电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同时,宁波与中东欧国家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合作迅速升温,均胜、敏实、拓普和华翔等全球百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以及东方日升等储能电池企业纷纷在波兰、塞尔维亚、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积极拓展业务,深度融入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浙江跨境电商发展建议

加强区域协同,打造跨境电商生态圈。浙江各地应加强区域协同,共同打造跨境电商生态圈。杭州、宁波、义乌等核心城市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补发展格局。例如,杭州可依托数字经济优势,发展数字贸易服务;宁波可依托港口优势,发展跨境电商物流;义乌可依托小商品优势,发展跨境电商供应链。同时,各地应加强政策联动,共同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深化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浙江跨境电商企业应深化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通过海外仓备货、DTC模式创新等方式强化供应链掌控力,推动产品结构从轻小件向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等高附加值品类升级。同时,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引入TRO保险业务,有效降低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成本。

浙江跨境电商发展建议

图片.png

拓展新兴市场,优化市场布局。浙江跨境电商企业应拓展新兴市场,优化市场布局。重点布局中东欧、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降低对传统欧美市场的依赖。通过与eMAG等中东欧本土电商平台合作,降低中小企业的出海门槛。同时,应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电商合作,打造"丝路电商"枢纽节点。

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解决融资难题。浙江应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解决跨境电商企业融资难题。支持金融机构开发基于大数据的跨境电商融资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应探索数字人民币在跨境贸易领域的应用,支持跨境支付机构申请境外支付牌照,到2027年,跨境电商支付结算额超1万亿元,建设全球跨境支付结算中心。

加强人才培育,提升跨境电商人才支撑。浙江应加强跨境电商人才培育,提升人才支撑。义乌"智能230培训计划"应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同时,应创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如"外语+商贸+直播"育才模式,培养更多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

四、结论与展望

浙江省跨境电商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政策支持、产业带优势和物流网络完善形成了"三重共振"的发展格局。2024年,浙江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达2141.3亿元,同比增长19.1%,占全国跨境电商份额15.3%,位居全国第二。2025年1-5月,全省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监管平台出口额达1095.5亿元,同比增长33.7%,远高于同期整体外贸增速,为外贸注入强劲动能。

未来,浙江跨境电商将加速向"高能级跨境电商国际枢纽省"转型,通过品牌出海、供应链创新和新兴市场开拓,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贸易生态。到2027年,浙江跨境电商规模较2024年将翻一番,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超百亿元的重点县(市、区)15个以上,年交易规模超百亿元的跨境电商平台10家以上。同时,浙江还将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电商合作,打造"丝路电商"枢纽节点,为全球数字贸易发展贡献"浙江智慧"。

浙江跨境电商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国际税收政策调整压力、人才缺口显著、数字化管理能力薄弱等。但通过加强政策支持、深化区域协同、推动品牌建设、拓展新兴市场、创新供应链金融和加强人才培育,浙江跨境电商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浙江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小贴士】

网经社深耕数字经济行业18年,长期关注跨境电商,旗下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报道、研究的客户:1)出口跨境电商:阿里巴巴国际站、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网、敦煌网、大龙网、拓拉思、领工云商、大健云仓、宝信环球、全球贸易通、亚马逊全球开店、eBay、Temu、TikTok Shop、全球速卖通、Shopee、Lazada、出口时代、联络互动、安克创新、华凯易佰、patpat、致欧科技、赛维时代、星商、吉宏股份、子不语、兰亭集势、三态股份、遨森电商、星徽股份、绿联科技、傲基科技、棒谷科技、浩方集团。2)进口跨境电商:行云集团、海弘集团、集采、候鸟、麦帮科技、福猫供应链、天猫国际、京东国际、洋葱集团、55海淘、亚马逊海外购、海拍客、KK集团、你好世界。3)跨境电商服务商:卓志集团、珊瑚跨境、世贸通、泛鼎国际、价之链、易芽、来赞宝、海比电商、纵腾集团、西邮物流、燕文物流、递四方、菜鸟国际、至美通、泛远国际、乐舱物流、华贸物流、安骏物流、飞盒跨境、海管家、驿玛科技、Paypal、PingPong、连连国际、空中云汇、派安盈、丰泊国际、Skyee、易宝支付、寻汇SUNRATE、豆沙包、智汇鹅、蚂蚁国际、义支付、拉卡拉、中盈跨境、领星、店匠、易仓科技、积加、店小秘、欧税通、马帮ERP、擎天全税通、易达云、易点天下、力盟科技、飞书深诺、思亿欧、卧兔网络、红毛猩猩、外贸公社等。

跨境电商.jpeg

网经社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是专业跨境电商门户,关注出口跨境电商、进口跨境电商、跨境电商服务商(跨境物流、跨境支付、跨境技术、跨境营销等)、跨境政策、跨境园区等,提供包括:媒体、报告榜单、供应链融资、营销、培训等服务,是跨境电商从业者、媒体、投资者、用户的首选平台。(如果您是跨境电商业内人士,欢迎合作洽谈咨询加微信:www-100ec-cn)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关键词】 跨境电商浙江省原创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