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7月10日,摩根士丹利将阿里巴巴美国存托凭证目标价从180美元大幅下调至150美元,这一调整立即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下调正值阿里斥资500亿元推进补贴计划,并完成饿了么、飞猪等业务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的组织架构调整(详情见网经社专题https://www.100ec.cn/detail--6650737.html)。
出品 | 网经社
作者 | 黄玉宙
审稿 | 云马
配图 | 网经社图库
一、突发利空? 摩根士丹利下调阿里目标价原因几何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Gary Yu等人在报告中明确指出,阿里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战略投入是目标价下调的主要原因。第一财季外卖和闪购投入约100亿元人民币,预计第二财季投入或翻倍至200亿元 。这一投入规模远超市场预期,直接导致淘天与本地生活业务的EBITA同比下跌超40% 。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有望提高至22%,但资本开支预计仍环比上升,利润率稳定在8%,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2%,经调整EBITA料同比下滑16% 。
从财务结构来看,阿里核心电商业务的增速已明显放缓。2024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淘天集团收入同比下降1.6%,这是淘天集团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收入同比下滑 。与此同时,阿里云虽然在2024财年实现了盈利,但增速也有所放缓。在这种情况下,阿里选择将大量资金投入外卖和闪购业务,短期内确实会对整体盈利造成压力。
摩根士丹利报告中提到的”投入高峰”概念值得注意 。分析师认为,阿里已宣布500亿元补贴计划,这可能意味着未来几个季度的投入将逐步增加,达到峰值后可能会有所回落。然而,在当前激烈的即时零售市场竞争中,阿里需要保持一定的投入强度才能维持市场份额,这导致短期内盈利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摩根士丹利仍看好阿里长期发展前景,维持了其在电商领域的领先排序 。这表明分析师认为阿里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投入虽然短期拖累利润,但长期来看可能是必要的战略投资。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质生产力产业联盟秘书长段积超表示,从消费侧来看,摩根士丹利没有深度洞察中国年轻消费者三大生活方式的引领,也没有深度关切中国政府提振消费的决心,或有商业短视之嫌。从资本侧来看,摩根士丹利短期看空实为长期明牌,或为资本市场的“反向压力测试”。
段积超认为,下调至150美元仍高于当前股价(7月10日收盘约106美元),实为倒逼管理层加速变革。对比历史,2015年亚马逊连亏20年时,投行同样用“目标价调整”施压贝索斯聚焦AWS——而今阿里云已成第二引擎。若投入高峰后(如2026财年)闪购市占率超20%,阿里将掌握“即时零售”标准化定义权,届时利润率反弹幅度将远超预期,形成戴维斯双击
段积超表示,这不是危机,而是“新曙光”与“可控爆破”。所谓“新曙光”是中国电商市场的新增长极——中国即时零售新增长极正在形成。所谓“可控爆破”是指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恰似一组精准爆破指令——用短期业绩雷区清除投机筹码,为长期战略腾挪空间。真正的前哨战并非利润数字,而是用户心智中“淘宝=万物到家”的认知重塑。当对手还在计算季度ROI时,阿里已在用200亿学费购买“下一个十年的入场券”。
此外,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鲍姆咨询董事长鲍跃忠表示,摩根的调整有它的道理,从外部观察来看,这几年阿里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很多对外投资基本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在这个投资失败过程当中,阿里所造成的损失都是非常巨大的,包括像大润发以及其他一些企业的收购,这反映了企业在管理当中,包括在拓展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包括我们现在观察未来的电商模式到底需要怎么去迭代,是继续传统的这种平台电商的模式,还是需要进化到其他的一些模式。
鲍跃忠表示,从最近来看,即时零售快速发展,未来会催生线上线下结合到一种什么样的模式,这个是需要线上线下企业好好研究和创新实践的。从这个事情也说明,没有长红的企业,只有持续不断创新的企业,如果企业一直抱着固有的商业模式不去改变,不去持续的创新,提升企业的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可能都会面临下滑甚至被淘汰的危险。从现在来看,包括像阿里这样的企业都需要好好的审视这几年发展当中出现的问题,能够重回正常发展的轨道上来。
二、阿里巴巴“重仓”即时零售:500亿补贴与业务整合
阿里巴巴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战略投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500亿补贴计划和业务架构调整。2025年7月2日,淘宝闪购宣布启动规模高达500亿元的补贴计划,将在12个月内直补消费者及商家共500亿元 。这一计划旨在通过发放大额红包、免单卡、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等方式补贴消费者,同时向商家发放店铺补贴、商品补贴、配送补贴,推出免佣减佣等措施 。
补贴计划实施效果显著。在启动首周,淘宝闪购就取得了亮眼成绩:4124个餐饮品牌生意突破历史峰值,2318个非餐饮品类订单量翻倍,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日活跃用户数达到2亿 。其中,非餐饮订单相较上线初期增长143%,非餐饮订单已超过1300万单/日 。咖啡连锁品牌NOWWA挪瓦咖啡的订单较4月增长超过600%,在单量爆发的7月5日,订单周环比增长超过200% 。中小商家生意订单增长约120%,部分门店订单环比增长超过200% 。
在业务架构方面,2025年6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宣布即日起,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范禹继续担任饿了么董事长兼CEO,南天继续担任飞猪CEO,二者均向蒋凡汇报,且饿了么、飞猪继续保持公司化管理模式 。吴泳铭在全员邮件中表示:“这是我们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
这一整合带来了显著的协同效应。饿了么的即时配送能力与淘天的电商流量和品牌资源结合,能够产生显著协同效应 。一方面,饿了么可以借助淘天的流量优势,拓展用户群体,提升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淘天也可以通过饿了么的即时配送服务,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购物体验,促进电商平台的交易增长 。同时,飞猪接入阿里电商生态后,可以借助淘天的庞大用户基础和电商运营经验,拓展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丰富平台的服务生态,实现电商与旅游业务的相互促进 。
通过整合饿了么的本地商户资源与淘特、盒马等电商平台联动,阿里能够拓展B端服务能力,挖掘更多商业价值 。例如,用户在规划旅行时,飞猪可根据行程推荐目的地特产、旅行装备等商品,直接跳转至淘宝天猫购买;反之,用户在淘天购物时,平台可推荐与商品相关的旅游线路 。这种协同通过精准营销提升用户转化率,为商家开拓了增量市场。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从现有的市场格局来看,淘宝天猫仍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稳居电商行业头部的位置。淘宝闪购的发展并不是为了改变所谓的电商格局,而是作为大消费时代的“急先锋”,以电商平台的线上运营能力、饿了么的即时配送能力和AI等技术能力,快速实现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两大市场的增量增长。
庄帅进而表示,大消费成为未来消费趋势,并且只有淘宝闪购这样的大消费平台才能破解低效的内卷式竟争。此外,大消费平台的持续发展,一方面在于也商、餐饮和本地生活等多个业态的高效效同,另一方面在于提升消费者的消费和商家的经营信心,才能创造出新的增量市场,与业内同行一起共同创新,推动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两大产业的升级。淘宝闪购之所以能够得以快速增长,根本上是因为“大消费”作为新的商业模式,创造了全新的消费体验,以及实现了新的服务和消费场景。
三、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格局:阿里、美团、京东的差异化战略
即时零售市场正经历快速发展,三大巨头——阿里、美团、京东——都在加大投入,争夺市场份额。根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 。而到了203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暴涨到2万亿元 。
三大平台的差异化战略体现在多个维度:
在这场补贴大战中,三大平台采用了截然不同的策略路径,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化竞争格局。
美团外卖的补贴策略则更加注重"效率+场景",通过高频小额券和精准场景补贴激活用户需求。其"针对性满减券"如满25减15、满38减18餐饮券,周三咖啡日专项补贴,以及"神抢手专区"(如9.9元喝霸王茶姬)等,形成了多层次的补贴体系。美团还推出了"到店自补贴价差价补偿"(如13元堂食套餐自取仅9.9元,差价由美团补商家)和"配送效率升级"(如"优享送"加急服务,支付4.2元提前9分钟送达),以提升用户体验。在商家端,美团通过"品牌卫星店"模式(外卖店、社区小堂食店、共享厨房店三种形态)帮助商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淘宝闪购的补贴策略则依托阿里生态,以"流量+技术"为优势,通过大额红包和精准补贴激活市场。其500亿元补贴计划包括发放大额红包、免单卡、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等,同时向商家推出店铺补贴、商品补贴、配送补贴、免佣减佣等措施。淘宝闪购的补贴力度空前,如"满19减19"、"满18减18"、"满25减22"等新人券,以及针对饮品类的"0元外卖"活动。淘宝闪购通过整合饿了么供应链资源和淘天流量,实现了业务爆发式增长,上线两个月日订单已突破6000万单,在2025年夏季促销期间持续冲击新高。
京东外卖的补贴策略以"品质+低价"为核心,瞄准高客单价商品和连锁品牌。其"百亿补贴神券"最高立减61.8元,适用于正餐、小龙虾等高客单订单(如48元烤鸭实付9.88元)。同时推出"爆品限时抢",如1.68元神价咖啡/奶茶(如库迪生椰拿铁4.9元、蜜桃饮品6.9元两杯)。京东还通过"超时免单"政策(超时20分钟以上订单全额退款)和"非高峰福利"(14:00-17:00下单配送费减半)提升用户体验。在商家端,京东实行严格的准入机制,要求商家必须具备线下实体店资质,并通过营业执照审核、门店实拍核验、发动全民监督三重筛选,淘汰"幽灵餐厅"。商家审核通过率不足四成,但入驻后可享受0佣金政策,长期佣金费率不超过5%。京东外卖的定位是"品质外卖",其日均订单量已突破2500万单,覆盖全国350个城市,超150万家品质餐饮门店入驻。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赢动教育CEO崔立标表示,在闪购这件事上,淘宝是被动应战的。做本地生活的美团靠即时配送优势快速切入30分钟到货的即时零售电商,尤其是毛利高的3C、美妆、药品等。规模迅速放大,严重威胁到淘宝和京东的压舱石业务。
崔立标指出,淘天集团本来就有饿了么平台,即时配送能力是有的,只是原来和电商分属不同的事业部,并没有介入即时零售。即时零售是盒马鲜生负责,只是规模要小的多。所以这次都合在一起,统一由蒋凡指挥这场电商保卫战。摩根士丹利下调股价就是如此。当年天猫小店的方向浅尝即止,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战略上美团棋高一着。
崔立标认为,但这次闪购大战,最受伤的是京东。淘宝商品供应链丰富,即时配送团队本来就有,扩大规模就行。京东是从头做起,首先要建即时配送团队,硬凹品质外卖,目的是锤炼一支即时快递小哥团队。声东击西,战略目标还是保电商基本盘。
知名天使投资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郭涛则表示,当前,阿里巴巴步入战略攻坚阶段。本地生活业务为应对激烈竞争,需持续投入资源“输血” ;核心电商与云计算板块虽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但其贡献的盈利,尚不足以完全对冲整体盈利压力。若高投入能加速行业整合进程,锁定长期市场份额,待规模效应显现,利润拐点有望来临。不过短期内,市场需接纳其利润“磨底”、估值波动的状态。其投资价值,关键在于战略落地效率,以及生态协同价值的兑现节奏,唯有这些要素有效推进,才有望在攻坚期突破困境,打开新增长空间 。
总之,摩根士丹利下调阿里巴巴目标价,折射出其短期盈利承压与长期战略布局的博弈。外卖和闪购业务的高额投入虽拖累利润,但也推动了订单量与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且 500 亿元补贴计划已显成效。云计算的稳健增长与 AI 领域的潜力,为其提供了多元化支撑。
当前阿里正处战略攻坚期,短期需承受利润 “磨底” 与估值波动,长期则取决于投入能否转化为市场份额与规模效应,以及生态协同价值的兑现。市场需以更长远视角看待,若战略落地高效,其在即时零售与科技领域的布局有望打开新增长空间,短期调整或为长期突破蓄力。
【小贴士】
网经社深耕数字经济行业18年,长期关注数字零售,旗下数字零售台(DR.100EC.CN)重点报道、研究与服务的公司有(1)综合电商:京东、淘宝、天猫、拼多多、苏宁易购、唯品会、得物等;(2)直播电商:抖音、快手、视频号、淘宝直播、京东直播、多多直播、蘑菇街直播、唯品会直播、小红书直播等;(3)生鲜电商:本来生活、京东到家、美团闪购、淘宝买菜、多点、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美团买菜、盒马鲜生、多多买菜、美团优选等;(4)社交电商:识货、芬香、花生日记、粉象生活、梦饷集团等;(5)二手电商:闲鱼、转转、找靓机、爱回收、红布林等;(6)美妆电商:聚美优品、逸仙电商、亲亲网等;(7)酒水电商:i茅台、酒仙网、1919酒类直供、酒便利、也买酒、中酒网、酒廷1990等;(8)宠物电商:波奇网、E宠商城、宠物家、疯狂的小狗等;(9)电商服务商:微盟、有赞、微店、光云科技、壹网壹创、丽人丽妆、宝尊电商、店宝宝、若羽臣等;(11)母婴电商:宝贝格子、宝宝树、妈妈帮、亲宝宝等;(12)汽车电商:京东养车、天猫养车、途虎养车、瓜子二手车、人人车、好车无忧、优信、卖好车等;(13)奢侈品电商:寺库、包大师、唯礼网、识季、爆爆奢、妃鱼等;(14)鲜花电商:花加、花礼网、买花网、花点时间等;(15)私域电商:快团团、鲸灵集团、好衣库、群接龙、团团团等。
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是一站式数字零售门户,旗下运营:直播、社交、社区团购、农村、生鲜、汽车、二手、母婴等系列频道,提供包括:媒体、报告榜单、融资、会议、营销、培训、供应链融资等服务,是数字零售从业者、媒体、投资者的首选平台。
如果您是业内人士,欢迎加入“商家直播渠道对接群”。网经社深耕电商圈近20年,且作为中国商业联合会直播电商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单位,严选各直播电商、MCN机构、直播达人等靠谱资源,拥有千家各类电商渠道和万家优质商家资源的大生态。为各电商、服务商、品牌方、商家提供一个结交靠谱圈子的平台。(如果群已满请加微信wjs00209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