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天津网约车市场呈现“规模扩张与运力过剩并存”的特征,市场已趋于饱和,运力过剩导致竞争加剧。技术监管手段创新应用,为市场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未来,行业将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平台需通过差异化竞争、技术赋能和生态构建实现突围(详见网经社专题:http://www.100ec.cn/zt/dwycfx/ )。
出品 | 网经社
撰写 | DeepSeek
编辑 | 黄玉宙
审稿 | 云马
配图 | 网经社图库
一、天津网约车市场发展现状
1.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天津市网约车市场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增速已明显放缓。截至2025年5月底,天津共有许可网约车平台企业85家,较4月份增加1家;取得网约车驾驶员证14.07万人,较4月份增加1254人;合规网约车7.38万辆,较4月份减少170辆 。从长期趋势看,天津网约车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34家平台、5.4万名驾驶员和2.1万辆车辆,增长到2025年5月的85家平台、14.07万名驾驶员和7.38万辆车辆,驾驶员数量增长近160%,车辆数量增长近300% 。然而,日均实际运营车辆连续多月下滑,2025年5月为4.55万辆,较4月份的4.67万辆降低2.56% ,表明市场已从扩张期转向调整期。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1.2 市场结构与区域分布
天津市网约车市场呈现明显的“二八分化”特征。2025年5月数据显示,车辆日均接单10单以下的有20251辆,占比44.52%,较4月份增加0.42%;10-20单的有14416辆,占比31.69%,较4月份增加0.29%;20单以上的有10818辆,占比23.78%,较4月份减少0.72% 。这种分化反映了市场供需失衡,大量车辆处于低效运营状态。
从区域分布看,网约车服务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和平区营口道、天津恒隆广场;河西区小白楼、下瓦房;南开区大悦城、鲁能城;红桥区西北角;东丽区张贵庄地铁站;西青区永旺、国家会展中心;津南区双林站;北辰区双街、刘园站等附近区域 。这些区域订单密度高,但运力过度集中,导致空驶率较高(巡游车58%、网约车37%) 。同时,网约车在四环外区域对出租车形成有效补充,有效缓解了”打车难”问题 。
运营效率分化(2025年5月)
1.3 用户需求与出行特征
天津市网约车用户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根据T3出行年度报告,95后用户占比日益上升,超过42%,他们更倾向于使用优惠券降低出行成本,同时也愿意为情绪消费买单,如前往寺庙景区打卡和参加演唱会等文化娱乐活动 。2023年7月至8月期间,天津奥体中心体育场的网约车呼叫量同比增长731%,为近三年增速之最 。
在出行时段特征上,天津网约车需求主要集中在早高峰(7:00-9:00)、午高峰(11:00-13:00)和晚高峰(17:00-19:00) 。与出租车相比,网约车在高峰时段的订单量约占总订单量的40%左右,夜间时段(21:00至23:00)专车订单比例相对较高,形成了明显的”双高峰”时间分布特征 。
二、市场运营状况分析
2.1 订单量与单车效率变化
天津网约车市场订单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24年10月,天津日均订单量为78.95万单,单车日均订单量为15.42单 ;2025年1月,日均订单量降至65.1万单,单车日均订单量仅为9.89单 ;到2025年5月,日均订单量进一步减少至61.52万单,单车日均订单量回升至13.52单,但仍低于历史水平 。订单量从2024年10月到2025年5月降幅约22%,反映出需求疲软或竞争加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订单总量下降,但单车效率在2025年4月有所提升,单车日均订单量为13.82单,环比增长0.36% ,表明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这一变化可能与监管趋严和平台策略调整有关,头部平台通过优化派单算法和提升服务质量来提高运营效率。
2.2 供需关系与价格变动
天津网约车市场供需关系已从”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根据供求匹配模型分析,天津市网约车在常规时段供过于求(里程利用率低于理想值68.79%),高峰时段供不应求(利用率超理想值),但整体空驶率较高 。这种供需失衡导致价格战频发,平台通过低价补贴争夺市场份额,但最终损害了行业健康发展。
2025年6月,监管部门约谈网约车平台,要求停止恶性竞争,合理制定抽成比例、规范运价。随后,天津多家小平台开始调价,起步价和里程费都有小幅增长 。曹操出行也在天津调整了部分时段的计价规则,如21:00-22:59的起步价从15.7元上调为16.38元,里程费从1.40元/公里上调至1.43元/公里 。这种价格调整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2025年网约车价格战该按下停止键了 。
三、市场合规化程度评估
3.1 合规率排名与变化趋势
天津市网约车市场合规化进程持续推进,但平台间差异明显。2025年5月,在订单量前10名的平台中,按订单合规率(指驾驶员和车辆均获得许可的订单量占比)从高到低的分别是喜行约车、旅程约车、如祺出行、享道出行、阳光出行、及时用车、T3出行、曹操出行、滴滴出行、花小猪出行 。其中,曹操出行订单合规率下滑至83.9% ,主要因其85.7%的订单来自聚合平台,失去对运力的直接管控权 。
从长期趋势看,天津网约车合规率从2023年12月的全国排名中游提升至2025年5月的全国前22名,订单合规率均在80%以上 。但头部平台合规率增长乏力,甚至出现下滑,显示其在规模扩张过程中忽视了合规管理 。
3.2 违规行为类型与处罚情况
天津市网约车市场主要违规行为包括无证运营、虚假数据传输和价格违规等。2025年5月,天津执法部门共处罚网约车平台违法经营行为258起,处以罚金98.35万元 。处罚件数由高到低前三名为:滴滴出行、妥妥E行、曹操出行和T3出行并列 。
根据《天津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无证派单行为的处罚标准为:提供服务车辆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或者线上提供服务车辆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车辆不一致的,对每次违法行为处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2025年6月,天津开始执行平台信用评分制度,信用评价结果为D的平台企业可能被撤销经营许可证 。
四、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4.1 主要平台市场份额与策略
天津市网约车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头部平台主导、新兴平台入局”的特点。T3出行作为新兴平台,通过高增长活动(如奥体中心订单量同比增731%) 抢占市场份额,但其合规率波动(全国68.5%) 可能影响扩张速度。
曹操出行作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平台,聚焦品质出行,通过定制网约车降低TCO,建立成本优势 。其枫叶80V、曹操60车型每公里成本较其他同类型可换电纯电动车分别降低33%、40% 。T3出行则采用B2C模式,强调安全与合规,但近期允许司机自带车辆加盟的策略引起原有司机不满 。
4.2 投诉情况与用户体验
天津网约车市场投诉情况反映了服务质量问题。2025年5月,投诉量前10名的网约车平台中,数量从高到低分别为滴滴出行828件、T3出行306件、曹操出行139件、享道出行123件、鞍马出行47件、及时用车46件、哈拜出行38件、喜行约车37件、阳光出行33件、妥妥E行22件 。投诉问题集中于司机拒载、绕路、服务态度差及平台收费不透明等 。
2025年5月平台投诉量TOP10
用户体验方面,网约车在舒适性、方便性上仍具优势,但存在”臭车”等服务品质问题。据调查,63.8%的网约车日均接单在10单以下,司机收入普遍下滑至月均4000元左右 ,导致部分司机忽视车辆清洁维护,影响乘客体验 。美团打车等平台已开始强制司机4小时下线休息并清理车辆,要求司机出车前拍摄车头车尾及车内照片,以提升服务质量 。
五、新兴平台入局策略与影响
5.1 T3出行天津市场扩张
T3出行作为”国家队”,正加速布局天津市场。2020年6月,天津成为T3出行落地的全国第七城 ;2025年5月20日,T3出行在天津开启试运行,并持续招募网约车司机 。T3出行计划在天津市场年底投放4000辆运营车辆 ,首批上线运营车辆均为一汽集团旗下首款纯电动SUV车型——红旗E-HS3,根据网约车合规标准进行了定制化生产 。
T3出行采用B2C的运营模式,坚持公车公营、车型统一、统一招聘司机提供标准化服务,符合网约车合规化的要求 。同时,其自主研发了V.D.R安全防护系统,成立中国首个网约车安全实验室,打通人、车、路三要素,保障用户出行安全和乘车体验 。
5.2 高德打车天津市场布局
高德打车作为聚合平台,在天津市场占据重要地位。2021年2月5日,高德打车与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合作开发的”天津出租”正式上线,已有近2万部巡游车加入,未来计划全部接入天津市3.2万部巡游车 。2025年6月30日,“天津新出租”正式升级,实现从”一车两用”到”一车两用”和”一车两价”两种模式并行,为全国出租车行业巡网融合改革提供了”天津样板” 。
高德打车在天津的策略包括:不收取出租车司机信息服务等费用,运营费用全部归驾驶员 ;在巡游出租车内张贴”智慧码”,实现智慧化调度、智慧化接单和智慧化管理 ;推出”一键叫车”暖心车站,解决老年人出行难题 。这些举措提升了用户体验,但也面临聚合平台普遍存在的服务质量不可控、安全责任难以规避等问题 。
六、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6.1 市场饱和与供需平衡
天津市网约车市场已趋于饱和,未来将进入存量博弈阶段。日均营运网约车连续多月下滑,从2025年4月的4.67万辆降至5月的4.55万辆 ,表明市场已从扩张期转向调整期。监管部门警告驾驶员谨慎评估市场风险,避免盲目进入市场 ,这反映了对市场饱和度的认可。
未来供需平衡可能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是平台优化运力调配,提高车辆利用率;二是提升服务质量,吸引高价值用户;三是发展差异化服务,满足特定出行需求。随着巡网融合模式的推广,巡游车与网约车的界限将逐渐模糊,形成更加统一的出租汽车运输市场 。
市场饱和与供需平衡
6.2 政策监管走向与影响
天津市网约车政策监管将更加精细化和科技化。2024年4月实施的《天津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已推动合规化进程 ;2025年6月拟出新规,对网约车平台进行信用评价,信用评价结果将影响平台在服务质量招投标、重点区域运营等方面的权利 。
未来政策监管趋势包括:一是加强平台责任,要求平台承担连带责任;二是规范抽成比例,避免过高抽成挤压司机收入;三是推动技术赋能,利用大数据、AI等技术实现实时证照核验、司机行为监控 ;四是促进巡网融合,实现新老业态深度融合 。
6.3 技术发展对行业的影响
技术发展正深刻改变天津网约车行业的运营模式和监管方式。西青区交通运输管理局创新应用5G布控球,构建起精准高效的”智慧哨兵”监管体系,有效规范了网约车运营秩序 。这种”非现场执法”模式大幅减少了对正常交通的干扰,提升了执法效率。
此外,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应用也将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T3出行已探索自动驾驶商业化,通过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竞争力 。然而,短期内自动驾驶难以大规模替代人工驾驶,主要作为辅助手段提高运营效率。长期来看,自动驾驶技术将重塑行业格局,推动从”流量之争”向”安全合规运力之争”转变 。
七、结论与建议
7.1 市场发展现状总结
天津市网约车市场已从快速增长期进入调整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实际运营车辆连续下滑,供需关系失衡导致价格战频发。合规化进程持续推进,但平台间差异明显,头部平台因规模扩张忽视合规管理。技术监管手段创新应用,如5G布控球和平台信用评分制度,为市场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7.2 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天津网约车市场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平台需通过差异化竞争、技术赋能和生态构建实现突围 ;二是合规化要求进一步提高,不合规平台将面临淘汰风险 ;三是巡网融合模式深入发展,巡游车与网约车的界限逐渐模糊 ;四是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应用加速,重塑行业格局 。
7.3 行业发展建议
针对天津网约车市场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对监管部门:一是完善市场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市场饱和风险提示;二是加强政策执行力度,确保平台信用评分制度有效落实;三是推动巡网融合模式创新,促进新老业态深度融合 ;四是优化技术监管手段,提高执法效率和精准度 。
对平台企业:一是加强合规管理,避免因规模扩张忽视合规要求;二是优化服务体验,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三是探索差异化竞争策略,满足特定出行需求;四是建立良性司机关系,避免过度压榨司机收入 。
对从业人员:一是选择正规平台参与运营,认真阅读平台规则和合同条款;二是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技能,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合理评估市场风险,避免盲目进入市场 ;四是利用巡网融合等新模式拓宽收入来源 。
【小贴士】
网经社深耕数字经济行业18年,长期关注移动出行,我们重点报道和研究的公司有1、网约车: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花小猪出行、享道出行、阳光出行、万顺叫车、首汽约车、嘀嗒出行、神州专车、斑马快跑、帮邦行、飞嘀打车、量子出行等;2、Robotaxi:小马智行、文远知行、萝卜快跑、如祺出行等;3、聚合平台:高德打车、百度打车、腾讯出行、美团打车等;4、租车:一嗨租车、神州租车、悟空租车、华夏出行、GoFun出行等;5、共享(电)单车:青桔单车、美团单车、哈啰出行、松果出行等;6、停车平台:ETCP停车、爱泊车等;7、代驾平台(3家):e代驾、爱代驾、安师傅代驾等;8、在线旅游:携程、同程旅行、马蜂窝、美团旅行、去哪儿、飞猪、途牛、穷游网、客路旅行、在途商旅、猫途鹰、KKday、皇包车、稀饭旅行、航旅纵横、众信旅游等;9、民宿短租:途家民宿、木鸟民宿、小猪民宿等。
网经社移动出行台(DCX.100EC.CN)是专业移动出行门户,重点关注在线旅游、酒店民宿、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顺风车、代驾、等业态。提供媒体发布、报告榜单、融资、会员等服务,是移动出行从业者、媒体、投资者、用户的首选平台。(如果您是业内人士,欢迎合作咨询加微信:clt7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