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9月22日,苏宁易购(002024.SZ)公告披露,杭州灏月拟减持不超过2.85%公司股份。这一动作背后,一场横跨10年的资本博弈再次浮出水面——阿里投资苏宁股票亏损超260亿元,而苏宁通过买卖阿里股票获利超140亿元,形成了鲜明对比(详见 #网经社 专题:https://www.100ec.cn/zt/snygal/)。
出品 | 网经社
撰写 | 无痕
审稿 | 云马
配图 | 网经社图库
大股东阿里拟减持苏宁易购股份不超2.85%
公告显示,杭州灏月目前持有苏宁易购18.61亿股,占总股本的20.09%。根据减持计划,杭州灏月拟在减持预披露公告发布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2.63亿股(占公司剔除回购专用账户中股份数量后总股本的2.85%),其中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9204万股,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71亿股。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灏月为阿里巴巴集团关联公司,其股东为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及ALIBABA.COMCHINALIMITED。2015年,阿里巴巴旗下淘宝中国以283亿元认购苏宁易购非公开发行股份,占发行后股本总额比例的19.99%。2024年2月,杭州灏月接手淘宝中国所持的苏宁易购股份。
(图片采集自苏宁易购2025上半年财报)
据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获悉,截至9月22日,ST易购收盘价为每股1.87元,较阿里系入股时的每股15.23元已大幅下跌。此次减持是杭州灏月自接手苏宁易购股份后的首次减持计划。
这一公告背后,不禁让人想起阿里巴巴与苏宁易购之间持续十年的资本博弈故事。
一场跨越十年的资本联姻:阿里或“巨亏”超260亿 苏宁狂赚140亿
2015年8月10日下午4时,阿里巴巴集团与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共启商业未来。根据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投资约283亿元人民币参与苏宁云商的非公开发行,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99%,成为苏宁云商的第二大股东。与此同时,苏宁云商将以140亿人民币认购不超过2780万股的阿里巴巴新发行股份。
这一交易被誉为“线上线下融合的里程碑”,中国零售史上最大规模的战略合作就此诞生,马云与张近东在南京发布会上的握手,也标志着中国电商巨头与传统零售霸主的深度捆绑。
然而,这场看似双赢的资本“联姻”,最终却演变为苏宁套现阿里股票获利,而阿里在苏宁投资上巨亏的结局。
阿里对苏宁的投资亏损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
2015年,资本投入期。阿里以15.17元/股的价格认购苏宁云商18.61亿股,总成本282.33亿元。当时苏宁云商正从传统家电零售向互联网零售转型,阿里看中其线下门店资源与物流网络,希望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然而,苏宁的互联网转型并未如预期般顺利,线上业务虽有增长,但线下门店的亏损持续扩大。
2017-2020年,苏宁进入激进扩张期。苏宁在2017-2020年间对外投资高达780亿元,包括5亿收购江苏足球队、2.7亿欧元收购国际米兰70%股权、42.5亿收购天天快递、27亿收购万达百货、48亿收购净资产为负的家乐福中国,以及斥巨资购买体育赛事版权。这些投资大多与苏宁的核心零售业务关联不大,却消耗了大量现金。2018年苏宁电器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但2020年开始营收断崖式下滑,2023年已缩水至176亿元,不到四年前的零头。
2021-2025年,阿里战略调整期。2021年,阿里再次投入26.5亿元接盘苏宁股权,总成本达308亿元。然而,苏宁的财务状况持续恶化,2020-2023年连续四年净亏损,合计近300亿元。到2024年2月,阿里将持有的苏宁股份以1.53元/股的价格(总价28.47亿元)转让给杭州灏月,相比2015年入股成本缩水近90%。粗略估计,阿里在苏宁的投资亏损已超过260亿元。
与阿里在苏宁投资亏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宁通过减持阿里股票获得了丰厚回报,累计实现净利润约140.56亿元。这一收益成为苏宁财务报表中的重要亮点,甚至一度帮助苏宁摆脱了亏损困境。
苏宁减持阿里股票的过程分为三次:
2017年12月:第一次减持。苏宁出售所持约21%的阿里股份(约550万股),套现约62.2亿元人民币,实现净利润约32.5亿元。此时,阿里股价已从苏宁入股时的约81美元上涨至130美元以上。减持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缓解苏宁的资金链压力,为后续的"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2018年5月:第二次减持。苏宁再次出售766万股阿里股份,套现约15亿美元(约100亿元人民币),实现净利润约56亿元。此时,阿里股价接近170美元。这次减持使苏宁2018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6%,达到133.28亿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3.59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74亿元,显示其主营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
2018年12月:第三次减持。苏宁清仓剩余1316万股阿里股份,套现约18.627亿美元(约130亿元人民币),实现净利润约52.05亿元。
三次减持累计实现净利约140.56亿元。
阿里与苏宁的资本博弈:零售业转型的双面启示
阿里与苏宁的资本博弈揭示了零售行业深刻变革:阿里在苏宁易购的投资亏损超过260亿元,而苏宁通过减持阿里股票获利140亿元。也反映出苏宁的重资产扩张模式在电商与即时零售崛起的背景下逐渐显现出结构性困境。
尽管苏宁曾试图通过线上线下融合(O2O)实现转型,但其线下门店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难以与电商的轻资产模式竞争。从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苏宁易购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114.93%,自2020年以来首次实现全年盈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86亿元,同比增长57.56%。然而,表面的盈利改善并未完全扭转其财务结构的深层次问题。苏宁易购的核心经营目标是在经营层面实现全面盈利,但其流动比率仍小于1,短期债务存在明显偿付压力。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里在投资苏宁后,逐渐意识到实体零售业务的局限性。2025年,阿里正式宣布战略重心转向AI+云与即时零售,这一决策与集团整体业绩表现相呼应。财报显示,2025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达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阿里通过聚焦高增长领域,实现了业务的稳健发展。
这场资本博弈的深层启示在于:零售业的未来竞争已从重资产扩张转向轻资产运营与数字化服务,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经营效率,通过战略协同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资本运作优化资产结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小贴士】
网经社深耕数字经济行业18年,长期关注数字零售,旗下数字零售台(DR.100EC.CN)重点报道和研究的公司有(1)综合电商:京东、淘宝、天猫、拼多多、苏宁易购、唯品会、得物等;(2)直播电商:抖音、快手、视频号、淘宝直播、京东直播、多多直播、蘑菇街直播、唯品会直播、小红书直播等;(3)生鲜电商:本来生活、京东到家、美团闪购、淘宝买菜、多点、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美团买菜、盒马鲜生、多多买菜、美团优选等;(4)社交电商:识货、芬香、花生日记、粉象生活、梦饷集团等;(5)二手电商:闲鱼、转转、找靓机、爱回收、红布林等;(6)美妆电商:聚美优品、逸仙电商、亲亲网等;(7)酒水电商:i茅台、酒仙网、1919酒类直供、酒便利、也买酒、中酒网、酒廷1990等;(8)宠物电商:波奇网、E宠商城、宠物家、疯狂的小狗等;(9)电商服务商:微盟、有赞、微店、光云科技、壹网壹创、丽人丽妆、宝尊电商、店宝宝、若羽臣等;(11)母婴电商:宝贝格子、宝宝树、妈妈帮、亲宝宝等;(12)汽车电商:京东养车、天猫养车、途虎养车、瓜子二手车、人人车、好车无忧、优信、卖好车等;(13)奢侈品电商:寺库、包大师、唯礼网、识季、爆爆奢、妃鱼等;(14)鲜花电商:花加、花礼网、买花网、花点时间等;(15)私域电商:快团团、鲸灵集团、好衣库、群接龙、团团团等。
网经社数字零售台是一站式数字零售门户,旗下运营:直播、社交、社区团购、农村、生鲜、汽车、二手、母婴等系列频道,提供包括:媒体、报告榜单、融资、会议、营销、培训、供应链融资等服务,是数字零售从业者、媒体、投资者的首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