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9日,京东(ID.COM)在其举办的大型开放平台供应商大会称,2016年开放平台业务将占到京东整个平台的一半。此外,京东宣布将技术、服务、财务和自有物流的支持打包,将开放平台定位于"卖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并承诺在上述四方面做出升级改进。开放平台的具体规则,会在今年三季度发布。
♦2013年4月17日,凡客诚品CEO陈年,在2013鞋服电子商务峰会上第一次公开宣称,要将凡客(V+)这一平台,开放给更多的传统品牌。
♦2012年7月6日,苏宁易购开放平台战略发布会上,苏宁易购高层解读了开放平台的模式和招商政策。苏宁易购开放平台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严格控制供应商,定位于中高端,绝不做大市场的模式。
♦2012年4月25日,当当平台目前每天的独立UV在350万到450万之间,还低于天猫,不过当当服装百货的平均客单价则高于天猫,转化率也高出天猫50%,平均转化率在30%左右。
♦2013年5月24日,淘宝开放平台注册ISV数量51.2万家,开放API数量440个。2012年API日调用量21万次。仅淘宝摄影和模特行业相关的交易额35亿元,同比增幅超100%。23.4%卖家想试水客服外包。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自2010年10月,京东开放平台上线至今,已成为仅次于天猫的国内第二大B2C电商POP平台。
♦卖家数量:已从最初的数百家上涨到接近3万家,卖家数量季度复合增长率为60%。其中,2012年月销售额10万以下的卖家实现了175%的销售额增长率,月交易额10万到100万的卖家增长率达210%。
♦商品品种(SKU):从数万个扩展到约1100万个,季度复合增长率约70%,高于行业增幅。
♦平台交易额(GMV):
2011年,京东总销售额为300亿,其中开放平台销售额约为30亿,占京东总GMV10%。
2012年,京东总销售额约600亿,其中开放平台交易额为120亿,增长率约达300%,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按整体15%佣金测算,京东当年可实现18亿的POP平台运营收入。
22013年,京东计划实现自营+开放平台的交易额达1100亿,京东自营和开放平台提供了超过700万个的单品库存。
2到2015年,京东预测开放平台上核心的20%卖家,会占到总体销售额的80%。
到2016年,京东预计开放平台交易额,要占整个京东交易额的50%。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 曹磊(
专栏)
电话:0571-87756579
邮箱:CaoLei#NetSun.com
曹磊:开放平台战略助京东改善财务状态 推动IPO进程
主要观点: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研究员认为,从财务与资本层面看,我们认为,京东把开放平台放在战略这么一个高度,不仅有助于大大提高公司的交易总额(GMV),提高电商运营盈利能力,实现自我造血功能;而且,有望一改多年的财务亏损状况,给投资者一份满意的答卷,并最终为实现IPO做好重要铺垫。【
详见】
曹磊:开放仓储物流既对抗马云"菜鸟网络计划"
主要观点: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研究员认为,京东此举,不仅使得物流有望成为京东的核心盈利模式之一,还可尽最大程度减少卖家被马云的"菜鸟网络计划"一网打尽的可能,通过抢先瓜分淘宝线下大物流、大数据庞大市场,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目的。【
详见】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 莫岱青(
专栏)
电话:0751-88228186
邮箱:mdq1#netsun.com
莫岱青:传统企业触电借力开放平台是捷径
主要观点: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表示,一方面有足够的客流支撑。目前,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当当等电商平台已经占据绝大对数的市场份额,积蓄了大量的网购客流量,传统企业可借力使力。【
详见】
莫岱青:开放平台成必然趋势平台卖家存问题仍需改进
主要观点: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认为,从商业模式来说,开放平台更能带给电商整体业务、交易量的快速增长。无论是移动互联或是电子商务,做开放平台已经成为整个互联网行业的良性发展趋势,因为互联网同线下相比,有着"更易分享"的特性,无论是商家还是用户可以共享基础资源、基础设施。【
详见】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分析师 姚建芳(
专栏)
电话:0571-87397953
邮箱:yjf8936#NetSun.com
姚建芳:电商平台须做好入驻商家的审核
主要观点: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姚建芳认为,对入驻自家平台的商家进行方检测、审核与后续监督,以保证消费者权益,本是电商应尽义务。
由于电商平台或渠道的特殊性,消费者权益往往难以保障。而网购商品质量问题,最根本之道也就在于如何对于在电商平台上从事特定商品销售,尤其是一手商品销售的卖家或企业的合法或正规资质的核验。
有调查发现,本应是电商基本义务的第三方检测却往往流于形式、标准不一,甚至存在因利益关系,电商平台降低入驻商家因资质不实而应承担的风险,对部分商家予以包庇的现象。但这个是电商需要也是尽快需要完善的地方。
随着电商平台市场的迅速发展,需要电商平台严格把控入驻商家,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其用负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其开放平台的良性循环以及健康发展。【
详见】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 庞敏丽(
专栏)
电话:0571-8759023
邮箱:pml#netsun.com
庞敏丽:寻找流量分配的平衡点和赢利点流量变现
主要观点: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庞敏丽认为,电商开放平台还要处理好自身和入驻的供应商流量分配和转化率的问题。
有些开放平台做不好,除了自身流量不大的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入驻供应商获得的转化率不如自营商品的转化率高。开放平台要寻找一个点,使流量达到最高、最平衡的盈利点,让自营产品和供应的产品能够相互促进,互动营销。
其次,京东网站流量支持的背后,实则是京东充分挖掘自身8000万用户资源、上亿PV流量资源和卖家广告曝光度,并将通过流量变现,实现其商业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举措。
此举,无疑也是充分"借鉴"了淘宝/天猫作为用户最大网购流量入口,贩卖流量变现的盈利模式。【
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