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11月13日消息,最近有消费者反映,其在李佳琦直播间购买的赠品椅在闲鱼平台转卖时遭厂家发函警告,被要求下架商品。上海大律师事务所游云庭律师指出,厂家此举缺乏法律依据,涉嫌违法垄断行为。该事件引发对消费者物权保障与厂商渠道管控边界的热议。
据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了解,根据《民法典》规定,消费者通过合法购买取得商品后即享有完整物权,包括使用、处置、转售等权利。即便是赠品,消费者仍拥有自由处分权。厂家以"未获授权销售"为由限制转售,实质是对消费者物权的非法干涉。商标法领域的"权利用尽"原则同样支持二手交易,正品一旦售出后,商标权人即丧失对商品流通的控制权。
厂家在警告函中明确禁止消费者在五大电商平台销售产品,其真实意图在于控制渠道价格体系。通过限制跨平台流通,厂商可维持不同区域的高价策略,削弱经销商之间的价格竞争。这种行为涉嫌构成纵向垄断协议,违反《反垄断法》中禁止分割销售市场的规定。若查实,涉事企业可能面临上一年度销售额1%-10%的罚款。
对于厂家声称的"打假"理由,律师指出缺乏证据支持。闲鱼平台上的个人二手交易与假冒伪劣存在本质区别,厂家在明知是正品二手转售的情况下发出警告,真实目的是维护价格体系而非保护知识产权。此类行为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更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消费者遇到类似情况可采取以下维权措施:保留购买凭证应对平台核查;继续合规销售无需理会无理要求;遭遇持续骚扰时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电商平台也需承担治理责任,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厂商滥用权利的行为采取反制。作为销售渠道方的李佳琦团队,应当明确表态维护消费者权益,必要时终止与问题厂商的合作。
在当前电商深度发展的背景下,厂商需要重新审视渠道管控策略。通过限制二手交易维持价格体系的做法既不符合法律规定,也难以适应现代消费模式。健全的市场生态应既保障企业合理利润,又维护消费者自由处分权,最终实现买卖双方的利益平衡。








































